
7月2日下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建民,莆田学院党委副书记、妈祖文化研究院院长黄志源,莆田学院妈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曾伟带领两岸青年学生和教师代表走进莆田市靖恭妈祖文化园,亲身感受靖恭妈祖文化园的丰厚文化底蕴,探访靖恭文化园发展诗篇,溯源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的血脉。

当天,秀屿区东庄镇苏家庄中心村党委书记、莆田市靖恭妈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苏元泉,中心常务副主任、莆田靖恭妈祖董事会董事长林国华,副主任兼秘书长李瑞火,副主任林青,中心助理林伟华,东庄镇苏厝村党支部书记吴玉珍等陪同参观座谈。莆田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原常务副会长林国良出席活动。

参观靖恭妈祖文化园后,两岸与会人员80多人共同围绕两岸青年妈祖文化交流展开座谈。座谈会由曾伟主持。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建民表示,两岸青年以妈祖文化为桥梁,多交流、多交往,可以解决很多的分歧,希望两岸青年除了在校学习,更要关心民间的发展。赵建民说,通过此次参访交流,收获颇丰,特别是靖恭妈祖文化园区有建设特色、有文化内涵,希望能把妈祖文化园区也带到台湾来,这样两岸民间交流将会越来越亲密。




会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经济学系主任马泰成,台湾新移民大联盟总会长黄典本,莆田学院科研处处长陈祖芬,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袁宇熙,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博士生蔡宗员,莆田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苏健,清华大学在研博士研究生张沈彤,福建省青年雕刻工艺大师林青等与会嘉宾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从传承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体验和感受妈祖文化、两岸血脉相连等多个方面对两岸青年妈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意义进行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相信通过两岸青年正面的交流,互相认识,增进了解,增强情谊,就会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希望两岸青年携手传播妈祖文化,在文化认同中促进心灵契合,深化文化融合。

黄志源表示,此次通过参观和座谈,自己有三个感动:一是为中心和董事会真心真情欢迎两岸青年前来交流感动;二是为靖恭妈祖文化园建设精湛精美精华感动;三是为两岸青年面对面交流,亲如一家的场面感动。

林国良在座谈交流时表示,这次活动主题有三个关键词:两岸青年、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从这三个关键词足见主办方对推动两岸青年交流是用心用情用力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这个活动叫好,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林国良就两岸青年妈祖文化交流谈三点建议:
一、着眼民间文化交流。莆田是妈祖故乡,妈祖是台湾心灵原乡。自己曾多次到台湾走访考察妈祖宫庙,印象最深的是台湾妈祖文化传播广泛,影响深刻,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妈祖在台湾无处不在,无人不敬,无事不拜,可见妈祖文化深深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之中,直接影响到台湾民众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生活行为。这就是讲不但开展两岸基层妈祖文化交流有雄厚的社会群众基础,而且民间文化交流的空间潜力很广很大。现在最关键是要加大两岸交流的力度和频率,最根本是讲求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的目的和效果。通过其真心真情交流,让两岸妈祖敬仰者共同感悟到两岸人同根,神同缘,中华妈祖情,两岸一家人。
二、着力多种形式交流。要创新两岸文化交流形式和内容,坚持形式和内容统一,做到形式、内容为效果服务。实践证明,坚持小分队、多批次,肩并肩、面对面交流是最管用的,比如两岸宫际交流、社团交流、两岸同名村交流、姓氏宗族交流、两岸家风家训交流、妈祖文史文物交流、两岸共同习俗交流、两岸院校交流、两岸青年组织交流等等,这些交流,接地气,人情味浓,最容易带来两岸同胞的亲切感、亲近感、亲密感,容易从情感上碰撞出火花,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这就是文化交流的同频共振。
三、着重年轻一代交流。青年是祖国未来,祖国希望。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包括其他文化交流,要把重点放在年轻一代上,两岸青年交流交往,能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

最后,林国良希望台湾青年要做到三个不忘:一是不忘祖宗来处,把根留住;二是不忘家国情怀,把魂留住;三是不忘民族大义,把“道”留住。

据悉,此次2023两岸青年妈祖文化研习营暨学术研讨会由莆田学院主办,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妈祖文化研究协会、台湾中台科技大学、台湾新移民大联盟、中华各省市同乡总会协办。
本文源自:莆田靖恭妈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