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鹭岛集英,妈祖文化研究院教师参加纪念郑成功学术研讨会
2022-07-01 来源:
“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6月23日至24日在厦门召开。会议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指导、厦门大学主办,海峡两岸专家学者二百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会;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萧弘德、林孟蓉、于明华三位教师受邀出席大会。
萧弘德老师发表《郑成功在台湾的宫庙与传奇研究——最后的中华神明》,介绍了台湾地区的郑成功信仰概况和相关的传说故事,并指出郑成功作为传统历史中极具民族代表性神明的角色,彰显郑成功信仰中的民族精神。
林孟蓉老师发表《台湾明清之际“新社港遗址海通帆船卸货栈”考察》,阐述北台湾滨海地区原住民栖地在东亚贸易圈的重要性,并考察该部落“新社港遗址海通帆船卸货栈”历史遗址,同时旁涉原民部落中福德祠、石墠、奉宪示禁碑、原住民“公廨”、慈仁宫等相关田野记录。
于明华老师发表了《从仪式与信众论王爷信仰——以宁靖王为例》,藉由当时跟随郑成功和郑经转战东南及闽台的明朝宗室宁靖王朱术桂的案例,建议从醮典仪式和信仰者诠释的角度,补充思考不同于瘟神或郑成功信仰属性的王爷信仰类型。
我院三位教师提出的学术议题和研究角度,都获得与会学者的肯定,对于郑成功研究领域的开拓,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1662年年初,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三十八年的殖民统治之后,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首《复台》诗。郑成功不仅将台湾纳入明朝版图,并完整地设置明朝的政治体制、推行文教,成为华夏文化传承统绪的根据地。今年时值郑成功复台360周年,包含厦门大学和郑成功故里泉州南安市,都举行了系列活动,纪念和发扬郑成功的民族精神。
撰稿:萧弘德 于明华
上一条:莆田学院林明太教授应邀在省海外闽籍华商“一带一路”暨RCEP协定研修班作专题讲座
下一条:文创人才培养专题沙龙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