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妈祖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曾伟研究员主持召开了 “田野调查分享与评析”学术沙龙。本次沙龙主讲人为音乐学院杨旻蔚老师。管理学院林震教授及妈祖文化研究院的全体老师参加此次沙龙,通过主讲人分享的丰富的田野资料,现场展开了积极互动。
妈祖音乐是妈祖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属性可供研究探寻。杨旻蔚基于自身2017—2022年的田野实例,通过图像对比与活态传承采集,主要阐述并分析梳理莆仙妈祖宫庙与聚落人群音乐行为的关系脉络。

△杨旻蔚分享田野调查内容
杨旻蔚分别就“湄洲岛本土音乐”与“海内外进香团带来的音乐”做了介绍,展示了仿制的枕头琴。她详细介绍了妈祖音乐的系列乐器后,按照妈祖音乐的不同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出“通用音乐”与“专属音乐”两个概念。

△杨旻蔚展示仿制枕头琴
妈祖文化研究院林孟蓉副教授等参会人员就杨旻蔚老师的学术研究领域展开了热烈讨论。杨旻蔚表示,从“民族音乐学”“声音景观学”等不同的学术视野能够划分出不同的妈祖音乐。只要将妈祖音乐放入文化场域中,就会被赋予相应的文化属性。
管理学院林震教授提出,申报非遗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具有深远影响。民俗文化一旦申遗成功,便能列入保护名单,知名度亦会提升,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曾伟研究员在主持沙龙时总结道,杨旻蔚老师在图谱文物资料较少的情况下,通过田野调查在湄洲岛发现了大量海内外进香团的音乐内容,采集到大量存在于民居和宫庙的音乐图像,她以史料、方志结合运用声景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解析妈祖音乐,确认了图像音乐的活态传承,很有价值。妈祖文化研究院全体研究人员应以杨老师为榜样,持续开展思想碰撞,持续加强田野调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持续获取真知。
撰稿:陈晨
排版:刘玉婷
终审:曾伟
公众号投稿请发
ptxymzgzh@163.com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