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现场沙龙活动讨论环节 刘玉婷摄)
4月27日下午,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在紫霄校区图书馆五楼院区开展妈祖文化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由莆田学院管理学院林震教授主讲,主题为“涵江区妈祖文化调研的发现和体会”,分享妈祖文化调研经验。
调研中林震教授发现,史料记载涵江区的七座妈祖宫庙都分布在该区南部,表示北洋平原是古代(1840年前)涵江区妈祖文化最重要的中心区域;但时至今日,涵江区现存共有101座妈祖宫庙,大约有五分之三分布在平原地区,位于涵江区的南部,其余五分之二分布在山区,位于涵江区的中部和北部。其次,在这些涵江区的妈祖宫庙中,大约四分之一的宫庙建筑多具有清代风格,并保留了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物,例如涵江天后宫的明代彩绘星象图和清代欧峡画作《天后圣迹图》,以及延宁宫的清代屏风和大洋乡莲峰宫的妈祖灵签;同时也发现了十块与妈祖宫庙有关的碑记,并从史料中找到了三块已佚碑记。第三个调研发现在于挖掘了更多的涵江妈祖祭祀与相关习俗,例如在民国初期,涵江霞徐天后宫(新宫)外的海滩上,曾定期在妈祖诞辰下午举行“海祭”仪式,祭祀妈祖的父母和兄嫂。另外,调研中也收录了25则妈祖传说故事,包括6个古代故事,19个现代故事,丰富了妈祖文化内涵,也有助于提升当代公民道德水平。
林震教授指出,对于调研中的材料应当保持谨慎、持疑的态度,“眼见不一定为实”,并举例说明宫庙神明与奉祀行为之间的微妙关系,提供给参与沙龙的学者们有价值的田野经验。此外,林震教授对于采访时应注意受访单位提供资料的态度和可靠性问题。(于明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