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沙龙活动现场图片(刘玉婷提供)
11月12日上午,妈祖文化研究院本学期第7次学术沙龙活动如期在妈祖文化资料室举行,沙龙由林明太教授主持,研究院教师以及来工艺美院老师参加此次研讨和交流。
沙龙上,连晨曦博士发言的题目是《民间信仰的现代转型》,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信仰的嬗变历程、民间信仰在当代复兴的缘由、民间信仰的现代转型与变迁三个方面论述了民间信仰现代转型变迁的过程。民间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源流与深厚的社会基础。但长期以来,民间信仰缺乏固定信条与规范,带有随意性。在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里,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在历次运动中被加以查禁打击。在具体政策执行过程中,有些地方视民间信仰为洪水猛兽一味打压,有些地方采取模棱两可的放任自流态度。民间信仰内涵丰富、信众众多、覆盖面广泛,涉及众多台湾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群体。有些地方为了吸引外资、加强与台胞及海外侨胞联络等目的而采取默许、鼓励态度。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转型与社会理性的回归,民间信仰逐渐成为培育良好风气、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
民间信仰在当代复兴的缘由是本次沙龙探讨的重点。制度变迁是民间信仰在当代复兴的重要外部条件,民间信仰在中国社会中具有深厚土壤。作为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民间信仰作为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往往带有地域色彩。它在增强民族向心力和文化认同感、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保护民俗技艺文化、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连晨曦认为,民间信仰的变迁历程是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缩影。社会治理正朝着法制化与规范化的道路发展。在碰撞与互动中,民众的价值理念得以重塑提升。民间信仰的转型展示了其巨大的包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应当不断丰富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以创设文化平台、深化交流等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妈祖文化研究院 连晨曦)
责任编辑:刘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