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简介:
王震中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学部委员、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 晓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陈支平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国平 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瑞国 福建省妈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黄海德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建煌 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华侨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刘福铸 莆田学院学报主编、教授
林明太 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华侨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林 震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教授、亚洲历史和政治协会理事
黄秀琳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教授、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理事
黄少强 莆田学院 研究员
蔡泰山 台湾创新科技学院副校长、台湾世界妈祖文化研究暨文献中心 教授
陈祖芬 莆田学院教授、科研处副处长
张恒忠 中台科技大学教授、台湾民俗文物馆馆长
王震中 教授,男,1957年2月出生,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学部委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科院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出版了《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该书1997年12月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专著奖”和“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该书200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二等奖及历史所优秀成果奖)、《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发表了《论商代复合制国家结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现状与思考》、《商族的起源及其早期迁徙》、《甲骨文亳邑新探》、《先商的文化与年代》、《先商社会形态的演进》、《商代王都的“社”与“左祖右社”之管见》、《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中的几个问题》、《早商王都研究》等90余篇学术论文。
孙晓 研究员,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学术委员,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中国历史研究院海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文化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

图片 学者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 孙晓
陈支平 教授,男,1952年11月出生,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教委首批全国52位“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2001年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优秀专家”称号。2007年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委员、国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漳州师范学院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以及日本国立大阪大学文学部、台湾暨南大学历史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客座教授,莆田学院特聘教授。科研成果显著,承担省部级以上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专著有:《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获全国高校第二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明史新编》(获1995年国家教委第一届社会科学二等奖)、《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福建宗教史》、《基督教与福建民间社会》、《福建族谱》、《客家源流新论》、《民间文书与明清赋以史研究》、《历史学的困惑》、《透视中国东南》等,主编大型丛书《台湾文献汇刊》100册及《闽台民间族谱汇编》、《福建民间文书》等。
林国平 教授,1956年生,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高等院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兼任日本冲绳国际大学南岛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福建民间宗教信仰、闽台区域文化的研究。,出版著作十多部,发表论文160多篇,十多项研究论著获教育部、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励。

图片 学者专家: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 林国平
黄瑞国 教授,男,1953年1月出生,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院长,福建省妈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中心常委副主任。主编《妈祖学概论》、《妈祖健身舞功操》二本著作,并独撰或与他人合作发表四篇论文。其主编的〈妈祖学概论〉是妈祖文化研究中的首部比较综合性、系统性研究的著作,提出妈祖文化、妈祖学等概念,并提出要把妈祖文化进行理论化、学科化、时代化,为现代社会经济服务。本人所提出的妈祖民俗体育是首次提出的概念,并进入福建省政府文件(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闽政[2011]19),同时以妈祖民俗体育概念申报成功的有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省社科规划、省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市科技局及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课题。
黄海德 教授,男,1953年9月出生,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福建省老子研究会副理事长,曾任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香港能仁书院院长,主编《道教研究》、《巴蜀道教碑文集成》、《道学文化丛书》等;著有《老子道德经经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合著)、《道教神仙谱系》、《中华道教宝典》、《道家思想史纲》(合著)、《道教大词典》(合编)、《简明道教词典》(合编)、《廖平学术论著选集》(合编)、《宗教与文化》(合编)等书。自80年代以来,在《世界宗教研究》、上海《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研究》、《宗教学研究》、《东南学术》、台湾《中华大道》、《中华文化论坛》等杂志发表《论老子之道》、《论唐代道教文化的主要特征》、《现代新儒家与传统道家哲学》、《论杨朱学派及其与先秦诸子的关系》、《道教与宋代理学》(合撰)、《伦敦不列颠博物院藏敦煌S·二O六O写卷研究》、《〈汉巴郡太守樊府君碑〉疏证 》、《试论我国现阶段宗教文化的主要特征》、《李荣其人及其〈老子注〉研究》、《西华法师成玄英之道家重玄思想探论》、《道家、道教与道学》、《香港道教的历史与现状》、《台湾道教的历史与现状》、《从道家文化的历史形态看当代新道家的学术定位及其相关问题》、《试论道教“三清”信仰的宗教内涵及其历史衍变》等学术论文数十篇,曾有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版)、《中国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近年来主持或参加的研究课题主要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中国民间信仰与海外华人道教”,2006年立项,在研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东南亚华侨华人传统宗教及现代转化之研究”等),主持福建泉州与华侨大学课题各一项(“港、澳、台道教文化研究”等)。其学术成果先后获国家古籍图书奖二等奖、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哲学史学会奖等共8项。
孟建煌 教授,男, 1963年11月出生,博士,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华侨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编《妈祖文化传播导论》、《妈祖文化研究论丛Ⅲ》,副主编《妈祖学概论》、《妈祖文化研究论丛Ⅰ》;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连接海峡两岸的文化桥梁和纽带》、《还原妈祖的真实形象》、《论妈祖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方向》、《妈祖传记比较研究》、《从妈祖形象的嬗变看闽台渊源》等论文;主持中央财政项目《打造世界妈祖研究中心,促进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教育部、福建省教育厅等多个项目;先后获莆田市第三、四、五届社科优秀成果奖。
刘福铸 教授,男,1957年7月出生,莆田学院学报主编,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妈祖文献珍本的搜集、整理与研究》(2014JDZ040)。从1993年开始发表妈祖文化研究文章,迄今已在期刊、报刊发表《元明时代海神天妃画像综考》、《北京的妈祖信仰综考》等妈祖文化研究文章约70篇。主编出版妈祖文化专著5部(《历代妈祖诗咏辑注》、《妈祖文献史料汇编·匾额》、《妈祖文献史料汇编·对联》、《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经忏》、《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籖诗》),参与主编撰稿专著和丛书10多部(《妈祖文献史料汇编·诗词》、《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绘画》、《湄洲妈祖志》、《妈祖文化研究论丛》、《妈祖文化旅游研究》、《莆田妈祖宫庙大全》、《妈祖学概论》、《莆田妈祖信俗大观》、《妈祖文化简明读本》、《湄洲祖庙志》、《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莆田史话》等)。
姚志平 院长,1958年出生,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院长,福建省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担任期刊《妈祖文化研究》编委会主任,《妈祖文化年鉴》、《妈祖文化研究论丛》编委会副主任。

图片 学者专家: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院长 姚志平
林明太,博士,教授,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福建省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莆田市“壶兰学者”,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妈祖文化研究》期刊副主编。研究方向主要为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妈祖文化旅游研究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妈祖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机制与路径研究”(17BH155)、福建省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2014JDZ041)、“近30年妈祖文化景观演变特征及机理研究”(2011B180),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W0750006),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08R0057),福建省教育厅重点项目(JA13274S)及一般项目(JA07167S、JB05282)等8个纵向项目。负责了“共同编撰《妈祖文化年鉴2017、2018》” 、“莆田市妈祖文化、工艺美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意见研究”、“妈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守护神”、 “城厢区常太镇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城厢区“十三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华亭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东海镇坪洋村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绶溪公园申报国家3A、4A级景区指导”等12个横向项目,发表《妈祖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发展》等学术论文30余篇,撰有或参与编撰出版了《妈祖文化研究论丛》(Ⅱ)(Ⅲ)(四)(五)、《妈祖学概论》、《妈祖文化年鉴》(2013、2014、2015、2016年)、《妈祖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第一、二辑)、《妈祖宫庙艺术大观》(匾额卷、楹联卷)、《旅游型海岛的生态修复与优化》等10多部专著和论文集。先后获福建省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福建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福建省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莆田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等奖项,获莆田市“首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嘉奖”, 2011年度莆田学院“北楼勤奋敬业青年教师”和2013、2014、2016、2017、2018年度莆田学院“科研先进个人”,及2018年度莆田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图片 学者专家: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林明太
林震 教授, 男,1971年5月出生,博士,莆田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负责人,亚洲历史和政治协会理事。负责了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项目《海峡两岸公共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变革和制度创新》(2008F3091)、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形势下闽台民间妈祖文化交流机制研究》(JA08160S)。出版了译著《东亚史》(作者:(美国)罗兹·墨菲(Rhoads Murphey),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06)和专著《东亚政治发展比较研究》(九州出版社,2011.12),发表了《多角度审视两岸关系新局面:海外观点及启示》、《论台湾妈祖信仰特点及与祖国统一大业的关系》、《妈祖文化在两岸》等论文。
黄秀琳 教授,女,1971年6月出生,莆田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理事,先后主持多项课题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妈祖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2011J01274);福建省教育厅A类重点课题“莆田传统手工艺与妈祖信俗旅游商品的对接与开发策略研究(JA1218S)”;福建省教育厅A类一般课题“基于循环经济的福建低碳旅游培育与运作研究”(JA10242S);主持省教育厅课题“妈祖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出版了专著1部《妈祖文化与旅游》,发表了16篇妈祖文化旅游相关学术论文,其中发表在国家权威刊物上2篇,CSSCI或CSCD刊物上4篇,其他学报级刊物10篇。2007年被评为“莆田学院首届师德之星”和莆田学院“第二届教学优秀中青年教师”,2009年4月被授予“莆田学院教学名师”称号,2010年获“北楼勤奋敬业青年教师奖”,2013年6月获得校级“优秀专业负责人”称号。
黄少强 研究员,1965年出生,莆田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理论、妈祖海洋文化。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妈祖海洋文化研究分会理事长,已主持和参与福建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省教育厅社科项目、省委统战部项目、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重点研究项目共6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1本。

图片 学者专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妈祖海洋文化研究分会理事长 黄少强
陈春阳,1972年出生,兰州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副研究馆员。莆田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主持工作),莆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数字图书馆研究;莆仙地方特色文献的搜集、分类、整理、研究。主持《莆仙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建设》《莆田市名人志》《莆仙文化概论》及《宋代莆阳名人志》等课题。出版了《莆田市名人志》《宋代莆阳名人志》等著作。发表论文2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在《湄洲日报》《莆田侨乡时报》等报纸上发表莆仙文化文章50多篇,30多万字。

图片 学者专家:莆田学院图书馆副馆长 陈春阳
曾伟,1971年生,博士,副研究员,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领域主要为:妈祖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妈祖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各一项,发表妈祖文化研究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撰《妈祖学概论》等1专著和论文集。

图片 学者专家: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曾伟
陈金亮,1982年生,博士,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讲师,《妈祖文化研究》编辑,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妈祖海洋文化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妈祖文化、闽台区域社会史研究。

图片 学者专家: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讲师 陈金亮
帅志强,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闽台传媒与文化产业、妈祖文化传播等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负责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福建省社会科会基金项目5项,主编《传播学视野下的妈祖文化研究》,出版《海峡两岸广告与传播研究》专著。

图片 学者专家: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帅志强
黄劲,福建莆田人,1993年6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2012至2013年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访学,导师王珂教授。现任教于福建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画教学与妈祖文化研究。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理事,莆田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近年撰写有《清代欧峡<天后圣迹图>的图像与叙事》、《〈敕封天后志〉中施琅征台图像探析》、《<林妈祖志全图宝像>中的妈祖形象探析》、《论<贤良港图>和<湄洲图>的视觉表现》、《湄洲女的文化情境》等学术论文十多篇,相继发表于《美术》、《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艺苑》、《莆田学院学报》、《妈祖文化研究》、《美术界》等杂志期刊。2010年11月专著《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图谱——观音》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入编有《观音文化与观音佛像线描创作初探》和97幅观音线描作品。2016年12月课题《妈祖视觉图像的建构与传播》通过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项目批准号:FJ2016JDZ057。2019年6月专著《行走水墨间:黄劲作品集》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片 学者专家: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黄劲
詹金添,1967年出生,硕士,副教授,莆田学院体育学院武体教研室主任,舞龙舞狮国际级教练员、裁判员,中国武术段位六段,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妈祖海洋文化常务副理事长,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理事。研究领域主要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民俗体育等。先后主持福建省教育厅、莆田市体育局纵横向课题多项,参与福建省重点项目---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重点项目和国家社科课题,发表《闽台妈祖体育文化促进两岸合作先行先试的研究》等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或参与编撰出版了《妈祖宫庙艺术大观》(上、下册)、《舞龙运动欣赏》等多部专著和论文集。获莆田市第七届社科科研成果二等奖,莆田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图片 学者专家:莆田学院体育学院武体教研室主任 詹金添
杨旻蔚(1984- )女,1984年3月,福建莆田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福建莆田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海洋发展研究会妈祖文化研究会理事,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莆田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多篇论文《妈祖官祭八音考略》、《古代海上“中国声音”——妈祖海祭鼓吹音乐探究》、《“箫呐”源流初探》等发表于国内重要期刊;主持《妈祖鼓吹音乐图像音乐研究》(JAS180435)等多项妈祖信俗音乐课题工作;主持妈祖文化体裁剧目“音乐剧《海丝之魂》”(课题编号2019AHX05)艺术创作工作,并组织团队创作有妈祖体裁合唱、重唱、独唱等多部声乐作品。

图片 学者专家:福建莆田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杨旻蔚
萧弘德,博士,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兼职教授。台湾彰化人。博士:澳大利亚国家大学亚太学院。硕士: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澳大利亚国家大学为澳洲唯一直属联邦政府的大学,等同中科院加社科院。三位博士导师为 Dr. Colin Jeffcott (季福科), Dr. Aats Vervoorn 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吴振强教授。博士期间曾在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实地考察三个月。博士论文审核者为曾任十年香港大学校长的王赓武教授及德国慕尼黑大学Roderich Ptak(浦塔克)教授。
2006年获澳洲博士学位后,曾在台湾任教12年,担任中央大学、嘉义大学、万能科技大学、大华科技大学、崇右技术学院等校教师。曾获中央大学校长蒋伟宁颁发的教学奖「中央大学感谢状」。专长于中外交流历史与妈祖文化。目前研究重点-台湾、香港、澳门与外国的妈祖文化。2019年发表《葡萄牙治理下的澳门妈祖文化-由澳门与台湾嘉义的比较来试评》被收录于澳门ISSN期刊。和邱振淼老师合写论文《当前两岸关系检视1987年台湾大甲镇澜宫赴湄洲岛进香的冲击》获第五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同会议另发表《台湾妈祖世界分灵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初探》。11月浙江师大边疆会议发表《台湾对大陆的妈祖分灵初探-边疆中华传统文化对内地之补充》。
着有:《台湾学生在北大》、《萧弘德论文集(一)元朝与明朝之中西交通史》、《澳大利亚与纽西兰-历史文化、留学与海外华人》、《早期帝国221BC-589AD:世界观点的中外交流史》、《中期帝国 589-1368》、《后期帝国1368-1912》、《共和中国1912-2011》、《海外中华1661-2012. 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启蒙时代到欧洲的称霸1700-1900,西洋文明的鼎盛与全球侵略》、《Fleet and Wall, Ming China's Strategic Options 1392-1449》。《台湾学生在北大》为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与加州柏克莱大学购买,《萧弘德论文集(一)元朝与明朝之中西交通史》为美国普林斯顿与芝加哥大学购买。台湾中央研究院购买数部其著作。
图片 学者专家:萧弘德,博士,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兼职教授。
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核心研究人员名单
研究方向 | 姓名 | 年龄 | 单位 | 职称 | 学位 | 备注 |
|
妈祖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 | 宋建晓 | 49 | 莆田学院 | 教授 | 博士 | 兼职 |
王震中 | 65 |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 研究员 | 博士 | 特聘 |
黄少强 | 55 | 莆田学院 发展规划处 | 研究员 | 学士 | 兼职 |
罗丹 | 41 | 莆田学院商学院 | 副教授 | 博士 | 兼职 |
林连华 | 38 | 莆田学院 妈祖文化研究院 | 讲师 | 博士 | 专职 |
潘剑英 | 35 |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 | 讲师 | 博士 | 兼职 |
柯力 | 35 | 莆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讲师 | 博士 | 兼职 |
妈祖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应用社会学) | 林明太 | 51 | 莆田学院 妈祖文化研究院 | 教授 | 博士 | 专职 |
陈支平 | 70 | 厦门大学 国学研究院 | 教授 | 博士 | 特聘 |
刘中玉 | 40 |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 副研究员 | 博士 | 特聘 |
曾伟 | 51 | 莆田学院 外国语学院 | 副研究员 | 博士 | 兼职 |
吉峰 | 41 | 莆田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副教授 | 博士 | 兼职 |
林晶 | 41 | 莆田学院 外国语学院 | 副教授 | 硕士 | 兼职 |
林孟蓉 | 51 | 莆田学院 妈祖文化研究院 | 副教授 | 博士 | 专职 |
连晨曦 | 33 | 莆田学院 妈祖文化研究院 | 讲师 | 博士 | 专职 |
妈祖信俗世界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民俗学) | 陈祖芬 | 47 | 莆田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 教授 | 博士 | 兼职 |
孙晓 | 58 |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 研究员 | 博士 | 特聘 |
黄永锋 | 45 |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 教授 | 博士 | 特聘 |
王福梅 | 45 | 莆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授 | 博士 | 兼职 |
张宁宁 | 37 | 莆田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副教授 | 博士 | 兼职 |
刘志 | 41 | 莆田学院 妈祖文化研究院 | 副教授 | 硕士 | 兼职 |
于明华 | 51 | 莆田学院 妈祖文化研究院 |
副教授
| 博士 | 专职 |
杨旻蔚 | 35 | 莆田学院音乐学院 | 讲师 | 硕士 | 兼职 |
妈祖文化传播与在地化研究(人类学) | 孟建煌 | 58 | 莆田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 教授 | 博士 | 兼职 |
林国平 | 65 | 福建师范大学 历史发展学院 | 教授 | 博士 | 特聘 |
俞黎媛 | 43 | 莆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授 | 博士 | 兼职 |
许元振 | 51 | 莆田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副教授 | 博士 | 兼职 |
帅志强 | 44 | 莆田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副教授 | 博士 | 专职 |
萧弘德 | 57 | 莆田学院 妈祖文化研究院 | 副教授 | 博士 | 专职 |
梁右典 | 41 | 莆田学院 妈祖文化研究院 | 讲师 | 博士 | 专职 |
陈金亮 | 39 | 莆田学院 妈祖文化研究院 | 讲师 | 博士 | 专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