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地址: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
电话:0594-2215260
网站:https://www.ptu.edu.cn/hjysw/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基地深植爱国志,丹心厚蕴价值魂”——莆田学院环生学院师生赴省级爱国教育基地澳柄红军207团旧址参观学习

2024年11月15日 21:48  点击:[]

【环生学院记者团 记者 杨雅淋 陈雅彤】一双磨损的草鞋、一件破旧的蓑衣、一面褪色的红旗……1115日,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工会组织学院师生,赴涵江区白沙镇省级爱国教育基地红军207团旧址开展党建活动。学院党委书记朱秀兰,学院院长、福建省新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黄建辉,同学院师生一道,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感悟红色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信仰之基,凝聚前行的动力。

图为师生合影留念。 环生学院记者团 杨雅淋 摄 

据悉,中国工农红军第23207团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由陈列馆、澳柄宫(驻地)、宋代古桥澳柄桥(哨卡)、红军街、红军岭、列宁小学旧址等革命遗址组成。澳柄宫革命斗争在莆田革命史上誉称“四个第一”:创立了第一批乡农民协会,创建了第一批农村党支部、创办了第一期的列宁小学、创建了第一支工农红军游击队,红军207团旧址成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为教工党支部现场参观学习。 环生学院记者团 杨雅淋 摄 

活动伊始,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7个师生党支部的同志们,跟随讲解员黄金亭的脚步走进红军207团纪念馆,实地参观纪念馆内历史图片资料和珍贵的革命展品,重温党和红军队伍的成长历程,切身体会闽中革命的峥嵘岁月。

图为重点实验室党支部现场参观学习。 环生学院记者团 杨雅淋 摄 

陈列馆内,一项项实物模具,一张张图片表项,一幅幅英烈肖像,一个个感人故事,抒叙着澳柄红军精神,无不令人动容。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黄建辉表示,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勇担重任,奋勇前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各支部党员们在纪念馆参观。环生学院记者团 杨雅淋 摄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师生党员们来到入党誓词展馆前,由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朱秀兰同志带领,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响亮的宣誓声在空中回荡,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师生们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承诺。

B0DB6703A367332995D66B0800D4A511

图为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 环生学院记者团 杨雅淋 摄

 “澳柄宫是革命时期重要革命据点,红军207团驻地。”随着讲解员的引导,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师生们先后参观了红军207团旧址陈列馆、澳柄宫以及澳柄千年古桥,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现场上党课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牢记宗旨使命。生物技术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戴晨曦表示,到红军旧址这个“红色精神驿站”,感受“红旗不倒,战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将珍惜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奋勇争先。

图为支部党员倾听澳柄宫的故事。 环生学院记者团 杨雅淋 摄 

通过此次党建活动,党员们从红色基因中汲取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也深刻领会了“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的真谛。支部党员们表示,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坚定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风貌、扎实的工作作风,不忘初心,奋进新征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责任编辑:陈晓雯

上一条:环生学院特邀成都大学李翔教授开展“冷链物流中食品供应链管理的挑战和未来趋势”讲座
下一条:“分类知识弘价值,竞赛风华展文明”——环生学院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

关闭

学院地址: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   |   邮编:351100   |   学院办公室:2215260   |   教学科研办:2696445      辅导员办公室:2658125  |   院长信箱  |  书记信箱  闽ICP备0094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