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特别是“海西”发展建设需要的德智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的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制药企业从事临床合理用药、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医药营销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知识要求:
在系统学习化学和相关基础医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临床医学和临床用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本专业领域学科新进展及相邻学科新知识。
能力要求:
1.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2.具有药物合成、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药品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3.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和营销的基本知识;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比较熟练地运用专业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科技文献和相关资料。
药物制剂方向知识能力要求:
(1)熟悉一般原料药、常用制剂的基本生产过程,了解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使用技术。
(2)具有常用制剂、药物合成反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常用制药设备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3)熟悉药事管理知识,具有了解国内外新药进展信息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知识、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了解国内各类药品的市场信息的初步能力。
(4)了解GMP的相关知识和质量检验方法等。
临床药学方向知识能力要求:
(1)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在基层医院能开展常用药物的指导和宣教工作;
(2)具有一定的医院药学知识,能开展相应的药学服务工作;
(3)具有制剂、药品采购、检验和仓储管理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具有医院常规制剂设备操作技术,学会常规制剂质量分析的基本技能,胜任相应岗位工作。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
修业年限:4年;毕业后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191.5学分。
四、主干学科:
药学、化学、生物学。
五、课程体系
(一)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论。
(二)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略)
(三)课程体系结构比例表 (略)
上一条:医学影像系课程建设“十二五”规划 下一条:医学影像系课程建设“十二五”规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