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心得】来听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志愿者的抗疫故事(一)
——林灿乾:“能支援抗疫是我辈之荣幸”
疫情来袭,莆田学院派出320名医学生志愿者奔赴一线,其中包含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志愿者45位。经过9月12日晚至9月30日晚为期18天的志愿服务,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志愿者们坐上送别车,启程返校。志愿期间,他们抗战在一线,承担着协助核酸检测采样、引导登记、维护秩序等任务,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林灿乾是300多名志愿者中的一位。9月12日,林灿乾和往日一样进行着体育锻炼,这一天他打了近三小时的篮球,在校园里进行了三公里的慢跑,在回忆起当晚拖着一瘸一拐的疲惫身体前往一线志愿的自己时,林灿乾用玩笑口吻说“真想给那天的我说一句‘你是不是傻,为什么要打那么久的球。’”
即使出征当晚经过一日的体育锻炼已经疲惫不堪,在征集志愿者时,林灿乾依旧第一时间报名前往一线支援。隔离第2天,林灿乾写下日记:
今天是10月2日,是我们莆院320名志愿者隔离的第2天,也是外出抗疫的第20天。在隔离地,朝窗外看去就是两个篮球场。每天傍晚时分都占满了人,听着一声声篮球撞击篮筐和落地的声响,我也有些想念在北区操场打球的日子了。
抗疫的20天以来,我吃过苦,也在忙里偷闲中有过小确幸。遇到困难时感受过无奈和愤懑,也在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中体会到亲情和友情的温暖。感受过身着防护服在烈日暴晒时身上的灼热,以及风吹过汗流侵湿的鞋袜时的冰凉。
刚开始很苦很累,但之后的几天我们逐渐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的抗疫生活:随时更换的住宿地点和抗疫地点、用餐的时间取决于你做核酸的快慢……尽管志愿生活一直充斥着不定性因素,但不变的是并肩作战的影像同胞们,我不会忘记在没地方晒衣服的时候,骏骏帮我把衣服挂在窗口晾干;也不会忘记领盒饭时皓皓瞄了我一眼,便拿着一份盒饭穿过一堆学生中朝我走来;更不会忘记我最后一个完成志愿任务,平平在下楼等我脱完防护服一起去吃饭,在食堂阿宇和骏骏把虾夹到我的碗里……还有很多很多暖心的举动,我还没来得及对每个人一一道声谢谢,但这些温暖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这次志愿活动我收获的,是村干部发自肺腑的感谢,是村民说“你们还是学生啊,好厉害,你们都是好样的”时内心的欣喜,是成千上万人民对医护人员需要时那种自豪和满足感,是年轻妈妈带着小朋友来为我们送奶茶时那种感动的心情。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苦一点累一点也都值得。
这十几天的抗疫生活,三言两语并不能说尽我内心所思所想所情所感,但它会在我漫漫的回忆中被无限延续下去。我想说,能支援抗疫是我辈之荣幸。
采写人员 邵君瑶
指导老师 吴少颖
上一条:【抗击疫情】鲜花献给勇士,掌声送给英雄! 下一条:【抗疫心得】来听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志愿者的抗疫故事(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