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心得】来听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志愿者的抗疫故事(二)
——郑子达,申请入党
疫情来袭,莆田学院派出320名医学生志愿者奔赴一线,其中包含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志愿者45位。经过9月12日晚至9月30日晚为期18天的志愿服务,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志愿者们坐上送别车,启程返校。志愿期间,他们抗战在一线,承担着协助核酸检测采样、引导登记、维护秩序等任务,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志愿活动期间,志愿者郑子达在防护服上写上“郑子达,申请入党”字样。身为一名共青团员,他说:“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我更应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承担起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郑子达在志愿期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多次表明入党意向,提及想要入党的原因时,他表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从小就深埋在心里的愿望,在这次支援仙游涵江的过程中,我见识到了非常多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见识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我想立好自己的目标,向优秀的共产党员同志看齐。”
隔离期间郑子达写下抗疫日记:
2021年9月10号,莆田仙游县查出6例新冠阳性确诊患者,疫情来势汹汹,此前我从未想到疫情也会离我这么近。9月12号晚上,收到学校下发的支援仙游的通知后,经过两小时的紧急培训,匆匆收拾行李我们便踏上了支援仙游的征程。
踏上征程那一刻,我领悟了我在入学立下的誓言:“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与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一夜无眠,凌晨五点多,我们就穿上了防护服开始工作,在何麓村有四个核酸点,我们五个小时内完成了三千余人的核酸检测。初次穿防护服,切身体会到了防护服的紧封性,也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反应,大量出汗,呼吸苦难,但为了工作,也只能强忍下来。仅用了两天时间,我们的大部队完成了仙游县榜头镇的一轮核酸检测。
仙游县支援结束后,又收到紧急通知,转战涵江。打包好所有物资后,我们又出发了,之后十几天里,我们在组织的安排下,完成了涵西街道、荔城区拱辰街道以及秀屿区东峤镇等多地的核酸检测工作。在这十几天里,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通宵、暴晒、全身湿透等种种体验,这也是我作为医学生在攻克艰难中的一节重要实践课。
在整个抗疫过程中,我们遇到过许多困难,有生活上的,有核酸检测过程中的。起初的物资缺乏,在政府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下,保障了我们基本的生活,也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对我们的关心以及政府学校对我们的担忧。核酸过程中,我们遇到过抗拒核酸检测的小孩子,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士,有讲方言沟通不便的老年人,但在我们和党员志愿者们配合下,依旧顺利的完成了各次核酸检测,莆田也连续七天新增阳性患者人数为零。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青年的肩上,从不只有青风和明月,更有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00后,我觉得应该在有限的青春年华,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有责任有能力奔赴抗疫一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去帮助,急需帮助的莆田同胞;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我更应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承担起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采写人员 邵君瑶
指导老师 吴少颖
上一条:【抗疫心得】来听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志愿者的抗疫故事(一) 下一条:【抗疫思政】齐聚“云”端学榜样,同频共振争先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