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同学们观看抗疫思政大课)
(图为同学们共同观看抗疫思政大课)
4月9日上午,莆田学院组织广大师生参与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举办的“‘疫’散花开,我们一起向未来”主题活动,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本次思政大课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重温经典,讲述感人故事。黄秀玲、石红梅、陈韵、董海峰和陈东五位教师分别围绕党、人民、历史、生命、青年分别作了题为《沧海横流显砥柱 万山磅礴看主峰——中国“战疫”中的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 打赢抗疫大战》《以史为鉴,坚持打赢抗疫“持久战”》《疫情大考见真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现实伟力》和《“疫”场考试 青年答卷》主题教学。从历史层面、实践层面、理论层面、领导力量等层面对本次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抗疫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凝练、总结和提升。
在观看完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莆田学院师生针对本次思政大课内容发起热议。
休体202陈东阳同学表示:“今天的思政大课让我认识到党的领导在战疫中体现的超高决策效率,超强协调组织能力和统筹防控能力,充分显露出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本次思政大课介绍了在疫情期间人民不屈不挠,守望相助,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进取,攻坚克难的种种事迹。”物联207王龙飞同学感叹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党和人民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有效遏制疫情蔓延!”
商英20级的同学们在观看完思政大课后纷纷谈道:“在这堂思政课中,我们明白了中国为什么不能‘躺平’,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会心有大我,积极投入志愿活动,奉献青春,我们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相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新工科的同学们也感慨良多:“这场春日战‘疫’,没有人置身事外,今天的抗疫思政大课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战疫的后方是家人、朋友和同事,此时此刻更是最坚强的后盾。连日来,每一次的全员核酸采集,每一次的周密部署,每一次的积极配合,都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同心协力,定能击退疫情。”
马克思主义学院周虹老师表示:“听完思政大课,内心感悟众多。面对抗疫这场持久战,需要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大考答卷,特别是中国青年,更是这份时代答卷的重要执笔者。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艰难前方更能彰显青春本色,值得欣慰的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无数的青年人或是驰援一线、或是坚守后方,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默默完成自己的职责,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大学思政教师,我有幸拥有‘男丁格尔’、‘大白’等学生,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以身作则,让更多的大学生树立抗疫精神、锻炼实践能力,一起努力期待‘疫’散花开的那一天。”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美容老师则表达了对陈韵老师《以史为鉴,坚持打赢抗疫大战》专题的高度认同,她谈道:“陈韵老师的专题深深吸引了我,她由一个历史故事出发,回答了新冠病毒是不是真的能战胜,抗疫斗争到底还要持续多久,我们怎样才能打赢这场战争三个问题,语言幽默,内容生动有趣,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应如何正确面对、应对抗疫,从历史中不断自我反省,以史为鉴,坚持打赢抗疫大战。”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和睿智回答,深受感动、备受鼓舞。”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晨老师说:“在接下来的思政课堂上,我们将着重向同学们宣传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和典型事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本堂思政课我认为主要凸显了以下特征:首先,凸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及其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前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理论指导意义及现实实践;最后,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晓老师总结到。
总体而言,本堂思政课从多方位对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分析和阐释,升华了全省师生对抗疫工作及抗疫精神的深入系统理解。“‘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疫情防控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通过这场思政大课,莆田学院广大师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促进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美容)
上一条:原理教研部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建议”集体备课会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2年第一期学术沙龙
【关闭】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57830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