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情概况]
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7年3月独立成立,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任务。经过不懈努力,学院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入校级首批重点学科。2024年,学院获批硕士招生资格,从2025年开始招收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是学院办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学院现有思政课教师65人,正高7人,副高20人,博士17人,硕士42人,形成了一支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院教师先后获得“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莆田市哲社领军人才”、“莆田市壶兰学者”、“莆田市先进教师”、“莆田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莆田市优秀共产党员”、“莆田市三八红旗手”等省市级荣誉称号60余人次。
[课程与教学]
学院下设六个教研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形势与军事教研部;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木兰溪综合治理研究中心、闽中革命史研究中心、妇女理论研究院;根据教师研究基础及地域特色,组建有习近平关于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思想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工作体系研究及闽台文化创新研究3个校级科研创新及服务地方团队,并凝练申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国家安全方向、闽台文化研究三个方向(科研项目),利用“研究中心”、“教研部”、“团队”三位一体模式,充分发挥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学院获福建省“五一先锋号”省级荣誉、校级“莆田学院科研先进单位”、“莆田学院宣传报道先进单位”、“莆田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同时深入实施“1+N”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航计划,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教学活动,打造“五大五培”、“音乐思政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毛泽东诗词思政课”、“食堂思政课”等特色思政课堂,共建莆田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基地3个,大学生思政课校外社会实践基地10余个,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效果凸显。目前,我院建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三个一百”精品思政课程4门,省级教改项目1项;学院教师先后获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比赛二等奖,省级军事理论教学竞赛二等奖,省级军事理论线上教学展示二等奖、莆田市人民政府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及校级教学讲课比赛、教学技能比赛等一等奖名次20余人次。
[科研与荣誉]
近三年,学院深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2023年),省部级项目立项12项(2020年3项;2021年3项;2022年4项;2023年2项),出版著作2部,译著2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福建日报》、《思想政治理论导刊》、《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福建论坛》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学院建设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发挥理论学科优势,组建宣讲团、深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等开展理论宣讲服务200多场,并积极承担决策咨询课题,社会功能进一步凸显。
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要求,对标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在“五新”莆院建设的引领和推动下,以学科建设为统领,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坚持政治建院、人才兴院、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的办院理念,聚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研究高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创新实践的新型智库。
(数据截至2024年11月)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57830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