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宁: 科研修心 教育树人

作者: 时间:2023-02-20 点击数:

张宁宁,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系副教授,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曾在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挂任副主任一职,2018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入职八年来,先后主持省级项目2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项目6项(其中教改项目3项),横向项目3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古今结合,攻坚克难

科研的过程中是枯燥乏味的,在面对科研选题框架时,常常面临着被推翻一切从头开始的境遇,一旦遇到瓶颈就会很容易被别人眼花缭乱的成果所吸引从而道心不专”,这个时候就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张宁宁一直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认为科研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总是在不断探索中获取新的知识,“某种意义而言,做科研就是在修心,要勇敢地去直面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攻克难关。

文化传播学是张宁宁的主要研究方向。在科研历程中,她主要借助传播学相关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播规律。如,中国古代宫怨诗传播符号的文化认同、妈祖文化的政治教化传播、黄仲昭儒家教化传播等。也结合广告学理论对中国古代诗歌广告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中国古代诗歌广告历史、表现形态及其深刻内容、中国广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

 教书育人,相辅相成

张宁宁认为教书和育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教书是载体,育人是目的。教师要常思为师之道,常存育人之责,常怀爱生之心,特别是树立与学生平等关系的思想,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和方法,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专业知识技能,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做好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引路人。

在做科研时,张宁宁会邀请学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她也结合教学,根据授课内容推荐相关选题,引导同学们组建团队,自主搜集、分析资料,开展相关研究,并通过汇报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努力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宁宁老师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本学年的三门课程都是她指导的。课堂上老师与我们的互动性很强,会慢慢引导我们去思考,私下里她和同学们的关系也很亲近,当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宁宁老师也会耐心地给我们指导。她还经常鼓励我们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对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凡事多试试。”来自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专业191王格鑫这样评价道。

 理论实践,知行合一

提起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挂职经历,张宁宁感触颇深,“一方面,作为一名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系的专任教师,通过挂职期间的实践,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媒体单位的广告运行机制与具体做法,极大促进了广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实践也较大地提升了系统思维能力,让我能够站位更高、更加全面地分析问题,更有利于科研和课堂教学工作。

“终身学习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深感要熟悉和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得始终保持紧迫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尽可能掌握该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为引导学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张宁宁说到。未来,将继续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莆田学院科研处版权所有 地址: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紫霄东路2121号(紫霄校区)李文正图书馆8层(351100) 电话:0594-2683709 传真:0594-2677229 Email:ptuky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