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闽丽:失败是科研的常态,也是其魅力所在

作者: 时间:2023-02-20 点击数:

曾闽丽莆田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教授,1999年至2006年在兰州大学完成本科及硕士的学习,20068月入职莆田学院,并于20122015年在兰州大学完成博士学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值代数与数值优化,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重点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检索论文27篇,其中JCR分区1区论文15篇。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香鼻

失败是人生的常态,不用犹豫,也不用质疑。面对失败,摆正心态就好,只有在经历了冗长的黑暗之后才能体会光明带来的极大喜悦与满足。”这是曾闽丽在科研生涯中得到的感悟,也是她希望每一个从业科研的人拥有的态度。

2021年,曾闽丽申请的“优化问题中非线性鞍点问题的快速算法与预处理”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项目立项,该项目与解决日常生活、数学学科中的优化问题有关,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在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总是充满困难与挑战的,曾闽丽潜心研究,为项目做出许多努力,仍没有得到心里想要的结果。正如她所说,失败是科研的常态摆正心态就好。在这之后的研究进程中,曾闽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依旧保持激情和热爱,理性看待科研产出的结果降低内心的期望值。最终通过反复研究,将无意义的重复累积成灿烂的果实

做一件事情之前要有自信,但不要认为肯定会有结果。不要与他人比较,每个人都有着自己要走的路,只有经历之后明白的道理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曾闽丽的经验之谈。

在潜心科研的道路上曾闽丽也有许多收获。“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良好的团队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使集体共同进步。她很感谢周围热心同事们的帮助更加开心自己处于莆田学院这样一个热心的大家庭。学校各级领导一直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保障教师的科研工作顺利开展,从而进一步助推“课改”发展。

 甘为孺子育英才 克勤尽力细心裁

曾闽丽说“科研和教学是同一件事,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教学是为了更深入的做研究。”不仅是科研工作,曾闽丽同样注重教学方面的工作,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成长。

“我很喜欢给他们上课,和他们一起成长我发自内心的感到充实。”这是曾闽丽的肺腑之言,每一年给新生上《高等数学》课程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上课积极发言情况等方面,都令她印象深刻。

曾老师上课的效率很高,对于有难度的知识可以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解课后布置的作业难度也十分切合我们的水平,在我们能解出来的前提下,让我们的数学能力得到锻炼。上课的氛围也比较轻松,相比于理工科更加生动有趣。在上课的氛围中我们便能看出曾老师对教学抱着和科研一样的平常心。这是土木213叶晟良在谈到对曾闽丽看法时的表示,这也是多数曾闽丽的学生对她的看法。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谈到未来的目标和计划,曾闽丽笑言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在进步,要不断学习才能和社会一起进步。她将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坚持从事科研工作,加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同时注重课堂实践。

最后,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科研的工作经验,曾闽丽对同样从事科研的学生和老师提出了建议:在从事科研的过程要保持平常心,用戒骄戒躁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的科研活动,不管是取得成果,还是受到挫折,都需要对科研保持一颗热爱的心要保持努力学习,争取更多成果,拿更多的项目,为莆田学院科研事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莆田学院科研处版权所有 地址: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紫霄东路2121号(紫霄校区)李文正图书馆8层(351100) 电话:0594-2683709 传真:0594-2677229 Email:ptuky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