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下午,福州大学付凤富教授应邀访问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展关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环境、食品和临床诊断研究中的应用讲座。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付凤富认为精准分析、高通量、更多的信息和超痕量分析将是环境、食品和生物分析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如砷的不同形态毒性不同,高效灵敏的检测食品中不同形态砷的含量,将有助于食品产业更好的发展,给人们更安全的保障。
付凤富介绍用毛细管电泳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分离技术结合ICP-MS检测技术可以高效灵敏检测分析食品中不同形态砷含量的方法。他表示,ICP-MS联用磁珠和纳米金标记技术检测分析技术将最有可能成为未来早期癌症高通量检测技术之一,但其也有很多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不知不觉,演讲已接近了尾声,同学们纷纷踊跃提问,付凤富对大家提出的疑惑进行一一解答,并鼓励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