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生学院记者团讯 记者 吴宛莹 杨紫怡】为引领环生师生掌握最新科研动态,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3月13日晚,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邀请厦门大学宋刚博士于科学楼东报告厅开展题为“环稀醚萜苷类化合物在小鼠急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等疾病中的作用”的讲座。
讲座中,宋刚以他实验中用到的Usp39特异性敲除鼠和Trim26全身性敲除鼠为例,向大家介绍他与其学生研究出的疾病模型以及在研的六个课题,并结合自身经历激励同学们走上科研的道路。
在讲到“化合物药效学(抗肿瘤为例)的实验室研究的一般思路”时,宋刚提到新药研究过程尤其是临床试验繁杂漫长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宋刚告诉同学们他的研究团队经过综合考虑,决定舍临床试验步骤、得专利。接着,宋刚又从试验过程、评价标准、结果分析、总结展望几大角度继续分享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所见所感。
在讲述完环稀醚萜苷类化合物在小鼠急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之后,宋刚与在座的师生展开问答互动,现场一片热闹。
本次讲座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助力环生学子追踪专业领域的学术动态,浓厚了学院的学术氛围。
责任编辑:吴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