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生学院记者团讯 记者 胡梦】6月27日上午,莆田学院木兰薪火社会实践队来到莆田市黄石镇桥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学习抗倭历史、发放资助手册、进行走访调查、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

村里有个传统:进村先进馆。社会实践队首先进入戚继光纪念馆,在当地的老伯声情并茂的解说下,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了戚继光传奇的一生。当年的抗倭战役、金戈铁马的景象仿佛展现在实践队员的眼前,几百年前的豪情壮志仍回荡在胸间。纵然时间流逝,先辈们的光辉岁月不仅没有淡化,反而愈加醇厚。
“戚继光在战乱年代仍有着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新时代的青年更要学习他的精神品质,热爱我们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带队老师张向荣说道。

进农家门、入农户屋,社会实践队的成员积极入户走访,开展“国家资助”宣讲工作,调研村民实际情况,与村民拉家常,把好政策讲给群众听,以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向群众讲解国家对于资助对象的帮扶政策,讲好“暖心话”“贴心话”“百姓话”“鼓劲话”,让惠农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家里正有一个孩子在读大学,这个政策好,真好!”在田间干活的村民激动地对队员们说,“你们大学生也好,专门跑到我们这里讲这些,感谢你们!”一声声感谢,一句句辛苦,队员们便觉得所做的一切十分有意义。
实践队队长沈阳滨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通过资助政策宣传,了解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同时通过走访学生家庭,宣传了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送去了国家的温暖和关怀。”

通过开展入户走访和政策宣传活动,让村民们进一步了解了扶贫的各项惠民民生工程政策,提高了他们的政策知晓率,同时也增进了国家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使得惠民政策深入人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活动丰富和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的重要课堂,从而优质成才、全面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