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由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承办的国际论坛-“Innovative biomass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Cross-discipline collaboration”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以“创新生物质生产和应用:跨学科合作”为主题,以碳排放和实现碳中和为主要目标,不仅讨论了生物质生产和应用的最新进展,还探讨了如何通过跨学科合作将这些进展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资源利用。
会议邀请了台湾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的蒋本基教授、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的Meisam Tabatabaei教授、明志科技大学化工系苏家弘教授、国立兰大学张章堂教授、国立成功大学陈维新教授、福州大学吕源财副教授就创新生物质的生产与应用进行交流与探讨,为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全体师生带来了创新学术思想的启迪。
本次论坛由莆田学院刘明华副校长致欢迎词,环境与生物学院副院长林授锴主持。刘明华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希望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分享和讨论,能够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探索创新生物质生产及其应用的交叉点,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
会议围绕“为更繁荣的未来而进行的跨学科研究:介绍生物炼制研究小组的研究活动”、“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能源和固土剂”、“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新兴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生物炭生产和应用的进展:低温方法”、“生物能源的绿色生产程序”、“利用自然解方精进生物能源碳捕存效能”6个议题展开。与会专家与参会师生深入探讨了生物炭生产与应用的前言技术与未来发展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跨学科研究,引领大家了解学科前言知识,开阔学术视野,发散学位思维,同时借助本次交流平台积极推进未来的合作。本次会议成果丰硕,为推动我国生物质的生产与应用以及跨学科发展,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