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张旭为环生学院学生科普微塑料。 环生学院供图

图为讲座现场。 环生学院供图

图为研究成果展示。 环生学院供图
【环生学院记者团讯 记者 纪德祥 刘冰艳】12月12日下午,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邀请张旭副教授于和义楼201为环生学院学生作“微塑料对海水青鳉的毒性效应”科普讲座。
据悉,张旭博士,副教授,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教师,福建省2022年教育科研类引进生。202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环境毒理学等。曾以第一和共同作者在Environ Int、Sci. Total Environ.等发表SCI论文5篇。
曾几何时,塑料的发明为人类带来了许多意外的惊喜。然而,海洋微塑料污染对近海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讲座伊始,张旭向学生们普及微塑料污染的相关知识,包括微塑料的起源、分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帮助学生们了解微塑料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还被称为海中的pm2.5,甚至用肉眼都看不见它,但它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非常大。全球海洋受微塑料污染日趋严重,被列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是全球治理的热点。张旭表示对海洋微塑料的防范和治理刻不容缓,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开展海洋微塑料打捞回收和处理工程,研发可降解塑料制品,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尽量减少或不使用一次性塑料,从而为海洋“减负”做一点贡献。
此次科普讲座让环生学院学生们学习了海洋知识,认识了海洋微塑料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提高了同学们对自然生态和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引导环生学院学生们采取行动,共同保护环境。
责任编辑:温林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