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与要求,莆田学院将于2023年接受第二类第二种审核评估。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五育并举,加强本科教学建设和改革,推动质量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便于全校师生深入了解和熟悉审核评估的实质内涵,准确理解与掌握审核评估的规范要求,我们推出“审核评估知识问答”系列专题,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与分享交流。
学校选择的评估套餐是什么?
答:我校新一轮审核评估选择第二类第二种评估套餐,由发展规划处牵头负责。2023年10月23日(星期一)正式启动专家组线上评估工作,为期4周。专家组线上评估工作涉及听课看课、深度访谈、调阅材料、考察走访等环节。
我校选择的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73个审核重点(其中必选定量指标34个,可选定量指标10个)。
学校的隶属关系及历史沿革?
答:莆田学院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管理体制。学校由原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原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原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10月仙游师范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8年创办的兴化圣教医院附设护士训练班。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什么?
答:学校定位:“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凸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坚持“服务需求、贴近产业、强化特色、错位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能支撑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爱深、上手快、能吃苦、后劲足”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如何理解学校“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定位?
答:应用型: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地方性:学校立足地方,根植地方,服务地方,加强校地合作,打造校地共同体;
开放式:实施开放战略,一体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与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交流;
特色化:秉承学校传统,结合学校实际,走差异化道路,开辟发展新赛道,打造学校特色和优势。
如何理解学校“服务需求、贴近产业、强化特色、错位发展”的
学科专业建设定位?
答:服务需求:学科专业建设坚持需求导向,适应、对接社会需求,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支撑、引领产业链需求和创新链需求;满足、契合学生、用人单位需求。
贴近产业:学科专业建设面对产业,为了产业,依靠产业,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医教协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举办产业班。
强化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强力推进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实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
错位发展:学科专业建设走差异化道路,各展其长,不搞千篇一律,避免同质化。
如何理解学校“大爱深、上手快、能吃苦、后劲足”的人才培养定位?
答:大爱深:学生有崇高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妈祖大爱精神;
上手快: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快速适应社会需求;
能吃苦: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敢闯会创,肯奋斗,敢担当,积极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勇于争先创优;
后劲足:学生具有扎实宽广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