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资助政策乡村行,家校关怀万里行 ——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组织开展进海岛、乡村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 【我们的“三下乡”】走进邹鲁古城,领略先闽智慧 ——莆田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学子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晋鼓之间浓缩文化,家国情怀透古通今 ——莆田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学子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美丽白洋村,科技下乡行——莆田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仙游金线莲基地社会实践活动
  • 医学微生态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论证会顺利召开
  • 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教工第一支部开展“缅怀先烈,不忘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 赛出实力,赛出风采
首页 >> 学生工作 >> 心理咨询 >> 正文
浮躁心理自我调节
【来源:本站 】【 发布时间:2016-12-08】

浮躁是指轻浮、轻率、急噪,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浮躁是当前国民普遍的一种病态心理表现。
浮躁心理的特征:

(1)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为,心头无底,慌得很,对前途无信心。

(2)焦躁不安。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噪心态,急功近利。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更显出一种焦虑的心情。

(3)盲动、冒险。由于焦躁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动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要能赚到钱,违法违纪的事情都会去做。这种病态心理也是当前犯罪违纪事件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浮躁心理的成因:

(1)从社会方面上讲,主要是社会变革对原有结构、制度的冲击太大。在社会转型期个人就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测,很难把握自己的未来。那些处在社会中游状态的人更是患得患失,心神不宁,焦躁不安,迫不及待,这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2)从个人主观方面来看,个人间的攀比是产生浮躁的直接原因。社会的发展变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在变化中有的人较早获得了成功,这无疑对一些滞后者有着心理刺激,心理适应力差的人便常常与之攀比,后果往往导致浮躁心理。
浮躁心理可以说是当今社会大变革中出现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异常性变态心理,对人对己对国家对社会的正常运作极易造成危害,因此必须予以纠治。
浮躁心理的自我调适,主要有以下方法:
(1)产生攀比心理时做到知己知彼。“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个体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可因此而获得心理的动态平衡。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只有从个人的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等方面进行合理比较,心理失衡现象才会大大降低,才不会产生那种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2)开拓当中要有务实精神。改革需要有开拓、创新、竞争的意识,但要有持之以恒、任劳任怨的务实精神。
(3)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崇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盲从主义,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看问题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上一条:心理防御机制 下一条:《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他们眼中的世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