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是医药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业务提高的需要。我院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实践经验,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能给学生良好的技术示范和指导,因此,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我院更显得任重而道远。
一、培养任务
1.为教师提供获取、保持和发展专业职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提高教师知识水平的同时,加强教师实践技能的训练。
2.熟悉掌握医疗(药)卫生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程度与所从事专业对口岗位的操作规程。
3.使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医疗水平与技能,培育创新能力、以适应“海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医疗卫生水平的需求,从而提高我院医药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养措施
1.在职学历教育。鼓励无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努力争取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
2.专业进修学习。选派教师参加专业进修,及时补充新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专业进修学习,保证他们的知识及时得到更新,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3. 执业资格培训与考试。鼓励教师参加如临床医师、药师等执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获取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4.专业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一线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5.“校企合作”方式。承担科研项目是锻炼和检验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搭建平台,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上一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师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