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重要论述,落实“关于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实现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递”的新要求。10月13日,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于北区第六阶梯教室举行一站式《火线入党 保家卫国》线上直播观看活动,全体23级新生参加。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新生们写的观后感吧!
一抹中国红,深爱在骨子里
医检231 陈欣桐
青春就是一场义无反顾的奋斗。百年前如此,百年后亦如此!
——题记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公里的辽阔,还是470万公里的澎湃?″可我今日见到的与前两者不同,是一位已过耄耋之年的退伍志愿军战士眼中的中国。通过他的细细描述,百年前中国的形象于我有了更加深刻的含义。她是艰苦的,由众人苦苦支撑建立而起,从无到有;她是美丽的,因为她的每一瓦,每一砖,都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美好祝愿。如今这一番天地湖海的辽阔是先辈们用血肉生命铸成围墙来捍卫。
而今我极其有幸能够观看这一场振奋人心的直播,今天来分享故事的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我们亲切的唤他黄老。虽然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清晰的刻痕,但他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头发很整齐,面向镜头,老爷爷的言语铿锵有力,声情并茂向我们描述当时年代的战乱情景,中国面临的危机,以及他们浴血奋战的那段岁月,遥远在几十年的事情就如同昨日发生的一般。他的一生辗转,为了国家的安定奔波了大半辈子,他胸前的党员徽章熠熠生辉,彰显他胸腔内爱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
这场直播长达几个小时,黄老说了良久,对我影响最深的几句话就是“中国的草鞋打败了美国人的皮鞋”, “毫不犹豫地跳下”“用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等等,他那时候年龄与我们一般大小,扛起的是国家赋予的重担,肩负着全人民的希望。字里行间,我感受到浓浓的,热烈的爱国情怀。就是这伟大的精神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我不禁想起了季羡林的一句话:“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字字恳切,每一笔都浸染者爱国的浓厚色彩。
1921年,中国共产党犹如黑夜后的第一抹耀眼的曙光,照亮了世界的一切险恶与愚昧,此时此刻记起了曾读过的一句话--日出之美在于它脱胎于最深的黑暗。中国共产党便是如此,为心中的信仰,为人民精神而支撑着坚守着,即使那个年代的天空有多黑暗。无论在哪个时期,我对共产党一直有着深深的崇敬,促使着我更加了解她壮观的,可歌可泣的历史。
我泱泱华夏,一撇一捺皆是脊梁。作为后辈的续写者 我怕下笔太重惊扰了烈士的英魂 ,又怕下笔太轻描不出他们惊天动地的往昔。历史书很小,装不下他们的伟大,但我们随手一翻就是他们的一生。
对生长在南方的我,也是在浓浓的爱国氛围下茁壮成长。每当村里有组织观看一部部振奋人心的爱国片,每户人家搬个小板凳凑到前面,聚精会神得盯着眼前的幕布,我的心里总会涌起别样的情绪,那一刻红色信仰的种子便在我的心中悄然萌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初的懵懂小芽在那个时候经过柔和春雨的洗涤变得更加坚韧。因而我在初中时便努力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更加明了作为中国新青年应当仔细了解中国母亲的沉重历史以及光明前景,积极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托,努力造就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光荣面貌。
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时代对青年的呼召从来没有停歇。青年精神的张扬,其取向,应是朝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所衍生。青年精神的继承,其来源,应是先辈们薪火相传,历代弥新。生逢盛世,重任在身,少儿郎当立鸿鹄之志,让青春之花绽放最绚丽的色彩。
时序轮替,始终不变的是青年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青年的步伐。
望我少年郎,晔晔如扶桑!
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新媒体中心
上一条:【一站式活动播报】桃李不言,共创美好社区 ——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开展“励志励行”社区品牌活动 下一条:【一站式活动播报】薪火相传聆教诲,继往开来续新章 ——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组织全体新生观看“五老说”直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