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关于2022年毕业生
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21〕5号)和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促进我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
要把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院系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协同推进、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并纳入领导班子考核指标。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主要领导带头开展走访用人单位。加强就业工作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督查、通报、约谈、问责机制,确保就业工作落实到位。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就业工作。
二、配齐建强就业工作队伍
要积极创造条件,认真落实就业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要求,根据相关标准和指标,配齐配强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实行学院就业联络员机制。加强就业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交流,鼓励就业指导人员按要求参加相关职称评审,畅通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渠道。
三、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
要进一步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组织好学校春季、秋季大型现场招聘会、厦门市专场招聘会,推动二级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遵循小型化、行业化原则办好各类专场招聘会、宣讲会,确保招聘场次、岗位数量进一步增加。继续通过莆田学院智慧就业平台不断吸纳优质企业入驻(目前已有2000家入驻)学校开展招聘活动。充分发挥专职就业工作队伍和党政干部、专业教师、校友等各方面积极性,千方百计拓展岗位信息来源。加强与各地人才市场合作,推动校内校外就业资源共享。积极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就业机会,引导毕业生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多个领域灵活就业。
四、促进网络招聘市场建设
要组织毕业班辅导员和求职毕业生注册使用“24365智慧就业平台”,加强线上服务联动。积极宣传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中小企业人才供需对接大会”“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大力推进莆田学院智慧就业平台建设,建设维护好本校用人单位信息库、毕业生求职意向库等,及时发布专业设置和生源信息。各学院要依托智慧就业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宣讲服务,鼓励毕业生参加线上线下宣讲、远程面试、网上签约,促进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提高招聘成功率。
五、促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加大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指导创业团队争取各类创业优惠政策,促进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组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切实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作用。组织双创导师深入校园进行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和实践指导,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到城乡基层创业就业。
六、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
开展就业思政工作,积极宣传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采取有效方式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乡村振兴一线就业创业。配合有关部门实施 “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福建省专招”“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
七、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
要落实“两征两退”改革要求,配合兵役机关制定本校征兵工作方案,做好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参军入伍工作。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落实退役普通高职(专科)士兵免试参加普通专升本招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等优惠政策,研究制定细化方案和实施办法。密切军地协同,加强征兵工作站建设,办好征兵宣传教育进校园等活动,畅通入伍绿色通道,进一步推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精准征集,提高毕业生入伍数量。
八、促进升学与就业有序衔接
严格按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各类升学考试招生工作的文件要求,按时完成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等招录工作。加强硕士研究生考试指导,促进提高录取率。
九、全力构建就业育人新格局
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纳入课堂思政内容,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多种形式开展校院两级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加强观念教育,鼓励毕业生积极投身基层建功立业,到国家需要的重点领域就业创业。开展诚信和安全教育,引导毕业生诚信求职,树立遵纪守法意识,防范招聘欺诈、“培训贷”陷阱等。开展就业宣传系列活动,深入宣传国家就业创业政策、促就业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全社会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开展就业育人典型案例和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总结宣传工作。按上级文件要求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实践调查活动。建立就业创业指导优质师资库,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组织举办校院两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加强优秀作品的培育和指导,积极推荐参加省赛。
十、强化就业实习实践
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做好学校实习教育基地建设,综合考量专业特点、实践教学需求及学生规模,有计划地选择具备实习教学条件的单位,共同建立实习基地,促进实习教学基地质量提升。组织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提前谋划,根据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按规定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接受度好的等多样形式的培训,保障职业技能培训落到实处。按照上级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加强政策宣传,提升项目培训效果,努力帮助参加培训的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十一、完善就业帮扶机制
进一步完善莆田学院毕业生就业帮扶办法,建立毕业生帮扶工作台账,对离校未就业、低收入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重点群体,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开展重点帮扶。做好福建省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莆田学院“双困”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莆田学院就业补助金的申请和发放工作。
十二、加强就业统计核查
按规定实行就业报送制度,及时汇总、通报就业进展情况。全面推广使用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推进毕业生求职、签约、登记、查询、反馈等“一站式”线上办理。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规定,开展毕业生就业电话核查,做好毕业生就业材料建档工作,确保就业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十三、建立健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
实行《莆田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不断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推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学校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每年开展一次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按有关要求撰写学校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并在每年12月31日前发布。各二级学院撰写院系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并报送学校备案。往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由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评估工作计划开展,并报送学校备案。将调查结果作为本专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设置与管理等重要依据。发挥就业大数据对招生计划安排、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莆田学院
2021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