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产业学院

莆小科党团员新碳索实践队追溯莆仙文化源流

作者: 时间:2025-01-17 点击数:

为了深度挖掘文化底蕴,以行动践行文化传承,让莆仙历史非遗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绽放光彩,新工科产业学院辅导员刘志煌组织“莆小科”党团员--新“碳”索实践队开展以“追寻领袖足迹,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1月16日,莆田小分队的同学们来到了美术馆与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调研,开启莆仙非遗文化探寻之旅。

现场,队员们刚踏入美术馆,映入眼帘的便是郑春晖大师所制作的清明上河图双面雕刻木雕。队员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到清明上河图木雕是通过镂空雕、圆雕、精微透雕等雕刻手法雕刻而成的。

图为队员们参观《清明上河图》木雕。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队员们不觉到了木雕雕刻现场,放眼望去看见工匠们正坐在工作台前雕刻着下一个旷世巨作《京杭大运河》,工匠们双眼紧紧锁定眼前的那块香樟木,目光如炬,仿佛要将木材的每一处细节都看穿。

图为《京杭大运河》木雕雕刻现场。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郑春晖大师说过,‘刀刀入木,刻出方寸乾坤。’木雕不仅是一件艺术品,它更是推动了莆仙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们要让莆田木雕艺术走出莆田,走出中国,去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队员张译心感叹道。

而后,分队队员们怀揣着对莆仙民俗文化的无限向往,来到了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莆仙民俗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底蕴。

图为兴化历史文化街区外景。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跟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队来到了莆田华侨文化主题馆,踏入馆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华侨们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

图为莆田华侨文化主题馆外景。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华侨文化馆里琳琅满目的怀旧物品,每一件都承载着华侨们往昔的记忆。陈旧行李箱表面上的划痕见证了华侨们无数次漂泊的艰辛;古朴的照片将华侨在异国他乡拼搏的身影定格下来。这些物品,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过去的大门,也连接了如今繁华安定的社会。

图为华侨文化主题馆物品展示。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兴化历史文化街道上人声鼎沸,队员们随机采访了一些商家和路人,大家纷纷表示兴化文化古街充分展现了非遗民俗文化,在兴化府古街里深深地感受到了非遗民俗文化丰厚的文化魅力。文化古街大力弘扬了莆仙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到莆仙民俗文化的“美”。

图为队员在街上进行采访调研。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在这次调研中,小分队的队员们走进艺术馆与街巷,聆听岁月的回声,用心感受传统莆仙文化的魅力,努力在现代与历史文化的交融中搭建起传承的桥梁,让那些承载着先辈智慧与情感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工科产业学院 陈洵)

学院地址: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   邮编:351100    院办电话:0594-2689080   书记、院长信箱:ptuxgk@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