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新工科产业学院学生第十一党支部书记刘志煌组织“莆小科”党团员-“新”青有为和新“碳”索实践队来到哲理钟楼开展以“追寻领袖足迹,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开启莆仙革命红色文化探寻之旅,通过聆听红色故事,瞻仰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教育,从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坚定初心使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图为队员们在哲理钟楼前与党旗合照。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进入哲理钟楼后,队员们第一眼便看到了闽中革命的浮雕。在讲解员的解说下,队员们知道了哲理钟楼主要收集了莆仙地区辛亥革命与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发生的事迹。

图为队员在观看浮雕。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在讲解员带领下,队员们了解到莆田哲理钟楼意义非凡:它见证了闽中地区首个党组织——莆田党团混合支部创建,同年6月发展成中共莆田支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党组织有系列变动。这里还成立了同学会与互助会,被誉为中共闽中地方组织诞生地与革命摇篮 。

图为哲理钟楼馆内展示。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听过了讲解员的解说后,小分队的队员们再看到钟楼里面摆放的有关革命时期的物品,有着不同的感受,队员们觉得这些小小的物品不再是普通的展示品,更是莆仙革命文化精神的延续与传承的体现。

图为馆内物品。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通过此次的红色文化社会实践调研,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入了解到了有关莆仙的红色革命文化。队员们在参观了哲理钟楼后更是激动地说:“这次参观了哲理钟楼,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革命先辈的伟大,他们的精神会激励我们不断勇往直前!”
据了解,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是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也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三个中共地方组织之一,直属党中央领导,在福建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哲理钟楼作为该支部成立旧址,被誉称“闽中革命摇篮”,已被公布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莆田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莆田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哺育莆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思想品格的宝贵精神营养。
(新工科产业学院 陈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