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7月10日至7月14日,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星火逐光”实践队追随中共莆田地方组织的创始人陈国柱的足迹,开展以“闽中青年星火情,红址再寻物华新”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与现实践行结合,“穿越时空”探访先辈的党史故事。
馆查文献感历史
最是文字能致远,那些无法亲身经历的革命岁月,实践队员们以阅读回顾过去。图书馆、博物馆便是本次实践旅程的首发之地,队员们走进图书馆、博物馆,在一册册史料记载、一间间主题展厅中搜寻陈国柱同志的身影。从陈国柱同志的生平到莆田党团混合支部的建立,从陈国柱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到建立农村党支部延燃革命烽火,在图书文字记录和展馆陈列中,大家感受到了那段艰难而极有意义的峥嵘岁月。史实资料基本查找完毕后,实践队立刻对所有的资料进行分类规整,从字里行间触碰历史、丰满人物。“从前,我对陈国柱老前辈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名字和简要事迹上,通过去图书馆、博物馆,从不同角度去了解陈国柱的点点滴滴,国柱前辈的形象在我心中渐渐清晰起来。今天的实践也让我更加期待以后的旅程!”实践队队员许煜希在实践心得中这样写道。

图1:队员在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 陈智敏 摄
参观旧址明精神
旧址老墙,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实践队员们以脚步丈量,实地感受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真实历史。队员们为了更深刻地体悟陈国柱先生创立首个莆田党组织的故事,沿着陈国柱先生在此留下的革命足迹,以哲理钟楼中共闽中第一旧址为始站,逐渐深入,前往下垞村农民协会旧址和曾被作为革命据点的苦竹寺。

图2:在哲理钟楼听蔡先生讲解莆田党史 陈智敏 摄

图3:村党支部书记为实践队成员讲解陈国柱故居纪念馆 胡锦炫 摄

图4:实践队员倾听陈永光老先生讲述陈国柱往事 陈智敏 摄
哲理钟楼内,实践队员倾听蔡天新教授讲解莆田党史,在被允许后,换上长衫,还原陈国柱先生号召有志青年的历史场景,并拍摄视频以弘扬其红色精神内涵;陈国柱故居纪念馆里,从照片里看到陈国柱先生房间里满是书籍,为先生一直以来的苦心钻研和顽强毅力而感叹;来到下垞村农民协会旧址,下垞村村书记周国章向实践队员介绍陈国柱在此留下的革命痕迹,队员们感受到伟人故居里充满的风骨华章。
上演话剧扬先风
实践小队不只停留在自身对莆田党史的认知,更想通过新媒体向大众宣扬莆田党史。在共青团荔城区委、荔城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和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青春驿站”及莆田市荔城区阳光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实践队在兴化府古街开展“红色话剧”快闪活动,旨在希望让更多人认识革命先辈,关注莆田党史,从而传承先辈遗风。

图5:实践队员在哲理钟楼还原历史场景并拍摄视频 许煜希 摄

图6:换装演绎陈国柱先生读书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场景 陈智敏 摄
此次快闪采取线下演出、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宣传,引起热烈反响。话剧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宣传党史任务在实践队的共同努力下初见成效。沿街观众表示,此次快闪活动对让他们心中的莆仙党史鲜活了起来,一句句誓言响彻古街,令人为之撼动,这样的形式很有新意,希望能“蹲”到“续集”。
除现场表演外,实践队队员同步开展问卷调查,据数据统计体现,莆田市民对陈国柱先生在内的莆田革命历史有一定了解,但了解程度不深,大部分受访者对于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的发展历史感兴趣。实践队在后续将持续完善对陈国柱人物周边文创产品及创意视频的设计和传播,借助现代传播媒介,让更多人了解党史,了解那些真实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热血激扬的传奇历史。
(新工科产业学院 许怡静 郑盛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