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哇!它为什么没有漏水!”“牙签怎么扎不破气球?”“老师,电脑为什么会自己画画啊?”4月以来,在西天尾镇龙山小学每周四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里,龙山小学1-6年级小朋友都会和新工科产业学院“青核力”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共同度过神奇有趣又接地气的“科技课堂”时光。
在科技课堂上,“青核力”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立足专业优势特点,结合龙山小学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量身定制“科普课堂”。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人工智能科普、现代机器人与少儿编程体验等,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智能科技的种子;面向三、四年级学生开设科普小实验课堂,以实验演示、原理讲解、互动体验带领小朋友感受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魅力;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垃圾分类、人体免疫系统小知识课程,带领小朋友在课堂互动体验中感受人体奥妙魅力,传播健康科学卫生生活方式。
图为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解机器人相关内容。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图为同学们认真听讲人工智能科普课。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图为小朋友们动手操作“一起去看流星雨“科学小实验。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第一次上课就享受到同学们热情包围的科学小实验课堂志愿教师林圣超在课后开心地说道,“很开心我们活动现场能够吸引到小朋友们,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都很强,每一个人都抢着上台动手操作,我觉得实验对我们虽然很简单,但看到课程能给他们带去科学启蒙,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感觉我们的努力都值得了。”
图为科学小实验课堂同学们积极报名上台做实验。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西天尾镇龙山小学教导员林丽表示,“十分惊喜志愿者们给小同学们带来别开生面的科学知识教育,他们用自己对科学的热情点燃了小同学们的科学兴趣,现在很多小同学都开始期待每周四下午的科技课堂了!”
据悉,“青核力”志愿服务队由共青团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委员会发起,由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机器人工程党团员志愿者组成,依托机器人工程专业优势和工学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各类形式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科学普及活动,积极服务周边小学、社区青少年儿童科学普及教育,提高青少年儿童科学素养。
(新工科产业学院 王淑敏 房雨芹 李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