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1月24日至27日,新工科产业学院“小圆寨”社会实践队在龙岩市永定区开展“循红色足迹,探世遗土楼”主题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龙岩市博物馆前合影
1月25日,队员们前往永定区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参观学习,“土楼王”承启楼和“土楼王子”振成楼的建筑工艺与土楼楹联、家训中蕴含的客家文化让队员们叹为观止。在讲解员才姐的带领下,队员们一边欣赏“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占地面积约六千,住上人口近一千”的承启楼,一边体会客家承前在勤俭,启后读与耕的耕读传家文化。在侨福楼内,队员们聆听了客家侨批的故事,并有幸与初代楼主江真麟老先生见面。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承启楼前合影。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侨福楼与江真麟楼主合影。
在振成楼内,西式立柱、雕花铁栏和八卦楼、阴阳井相映成趣,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不负“土楼王子”美誉。楼内丰富的书法楹联、多彩的客家歌谣、口口相传的家训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客家文化中的“义利观”、言行规矩与为人处世之道,也帮助队员们了解到客家先辈的生活智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

图为土楼内的对联和指导老师与讲解员歌颂客家歌谣。
1月26日,队员们前往金砂,深入了解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发展历史。队员们在张鼎丞同志的故居残墙前聆听先烈往事,感受革命前辈的纯粹初心与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在“永定暴动”的策源地之一——金谷寺,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回顾福建省最早的农民暴动和第一支红军军队的建立历史,了解了闽西首创的土地分配原则。

下午,队员们来到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水库、国家水利生态区——永定龙湖,了解龙湖开发中移民迁徙、棉电建设、渔业发展、生态文旅开发的情况,更加全面认识“东楼西湖”开发格局。
(新工科产业学院 黄俊杰 姚淑萍 苏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