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至13日,“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在北京成功举办。代表福建省赴京参加比赛的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13级英语专业的段庸同学在此次比赛以敏捷的思维、流利的表达、自信的风范,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以及评委的青睐,并荣获二等奖。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他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段庸同学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当谈及参加此次比赛的原因时,他回答说:“学英语最重要的是运用这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演讲则是最好的机会。‘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是一个具有代表性与权威性的比赛,我大一的时候就想参加,可是觉得自己实力还不够,需要再充实、再加强,所以今年才参加的。” 从他身上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只有真正为理想付诸实践,才能驱动你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也才能感受到一路收获带来的进步的喜悦。
在谈及有关演讲过程中的感悟时,段庸认为思辨是演讲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学会思辨,才能有自己的见解,才能在考官枪林弹雨般的提问中随机应变。决赛中,面对其他来自清华复旦等高校的优秀代表,段庸表现得非常镇定。
作为一个学习的榜样,段庸也给学弟学妹提出了一些建议,他提出书本上的知识终归是知识,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转换成语言能力,学而不练,等于入宝山而空返。还有同学们一定要走出去,跨越至少南北方这样跨度地去看看,不然就是井底之蛙。记住莆田当地一句古训: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能够获得成功的人,必然经历了满路荆棘,而段庸也不例外,他也曾经历过迷茫以及自我价值与自我意识的危机,在这时,Karen老师的热心关切帮助他他走出了困境并有了自己向往的职业——教师。他表示那种高于知识的、人文关怀的传承是非常触动他的。如果将来他做教师的话,一定会坚守住教育的良心。他不仅能够坚持自己,战胜困难,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段庸也总能客观冷静地思考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短板,以求到达更高远的地方。此次比赛,段庸严格按照指导老师Karen的计划进行,有两个外教全程辅助,总是能看到能力上的不足和积累上的短板。黎明前往往最为黑暗,成功前常常备受痛楚,段庸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们的帮助和陪伴。“他们不仅在演讲方面帮助我,对我的学习、生活也有影响。”带着对老师的感恩与尊敬,带着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知识与处世态度,段庸一步步成长为一个从容淡定、阳光幽默的人。
段庸走过了一条布满鲜花与荆棘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他与朋友共同切磋,向老师虚心请教,始终握着一个最美的英语梦快乐前行。
外国语学院新闻部
代佩娟
周荣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