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

首页 >> 教学工作 >> 迎评促建

2016年度外国语学院教学质量报告

时间:2017-03-09

 2016年是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我院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院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扎实稳健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丰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内涵,加大力度促进转型工作,在资队伍建设、教科研、学科竞赛及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现对2016年度我院的整体教学质量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年度我院专任教师 89人,其中教授 7人,副教授 25 人,高职称教师占比约为 36%,讲师 51人,约占57%,助教6人,约占7%。拥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硕士学位69人,在读博士3人,外籍教师4人。我院的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

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有所提升。本年度我院教师在各类本科学报上共发表论文66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3部,教材1部,省厅科研课题立项6项,校级科研立项7项,校级教改课题立项6项,横向课题12项,课题经费到账19万,比去年大幅度增长。我院教师获得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位老师获得校级课堂教学竞赛奖项。教师在评优评先活动中表现突出,有19位教师获得各级荣誉称号,如李丽娟老师被评为莆田市女职工标兵,孙太群被评为校教学名师,王瑞老师被评为校文明单位先进个人,孙太群老师、陈赛芳老师被评为校教学先锋,陈玉珍老师被评为校科研先锋,谢荣贵老师、林素容老师、王瑞老师被评为校优秀教师等。此外有34位老师指导的学生在各级专业竞赛中获得奖项,如陈昉、刘素萍、林伟清指导的学生获得外研社英语演讲、写作和阅读比赛的奖项,林素容、周伟平、黄兴欣等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各种奖项。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年度我院应届毕业生的毕业率和学士学位授予率均为99.41%,比去年有所提升。2016届(2012级)毕业生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65.25 %。计算机二级通过率达100%。2016年我院共有16位学生被录取为研究生,多位同学以高分被上海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创考研人数和质量的历年之最。我院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令人满意,就业率达到100%,签约率为62.4%。毕业班学生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5.5%,各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满意度指数为99.7 %。

学生在学科和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2016年我院组织学生参加的赛事包括全国大学英语竞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阅读比赛、写作比赛、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省高校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大赛、福建省高校日语演讲比赛、CCTV英语风采大赛等,均获得优异的成绩。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国家级)中,一名学生获得一等奖,二名学生获得二等级,五名学生获得三等级,在省级比赛中,三名同学获得一等奖,五名获得二等奖,八名获得三等奖。在2016年的“外研社”杯三赛中成绩不俗,其中一名学生获得“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福建赛区特等奖,并代表福建省参赛,获得全国二等奖,一名学生获得福建赛区二等奖。一名学生获得“外研社”杯英语阅读比赛一等奖,两名三等奖。一名学生获得“外研社”杯英语写作比赛一等奖,两名三等奖。一名学生获得福建省高校日语演讲比赛第一名。在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中, 我院一队学生获得团体二等奖,三队三等奖,有22名同学获得个人奖项,其中二等奖8名,三等奖14名。2016年我院学生获得27项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的奖项和28项省级以上学科技能竞赛的奖项,获奖人次共达177人。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举措和效果

我院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本年度在教学改革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在当前朝着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建设一支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的师资队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我院多数教师都是毕业于传统的研究型高校,因此我院的师资转型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随着跨境电商转型,如何组建具备跨境电商培训人才培养资质和能力的师资团队已成为我院目前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头戏,直接关系到商务英语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我院师资转型的主要举措和成效如下:

1.选派老师参加全国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培训班,获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师资格证书。2016年我院派出刘子敏、曾丽贞、黄兴欣、陈燕燕等老师先后去厦门、广州参加跨境电子商务师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

2.选派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进行行业实践。今年我院的陈慧钦老师脱产一学期到跨境电商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跨境电商操作技能和运营能力,同时带领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

3.引进博士或具备跨境电商行业背景的教师,增强跨境电商师资团队的力量。本年度引进一名日语专业博士,改善了日语系的师资队伍结构,同时为我院跨境电商师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4.加快我院六个教师团队的建设步伐,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除了跨境电商团队外,我院还有外语技能团队、师范技能团队、翻译服务团队、职业规划团队和创业指导团队。我院邀请两名外教Sam和 Cathy参与师范技能团队建设工作,和该团队的教师会面并探讨课堂教学方法等问题,同时为我院参加专业竞赛的学生提供参赛指导。我院的翻译团队积极参与16年11月份在莆田召开的妈祖文化世界论坛,为会议提供英语和日语口笔译服务,受到好评。跨境电商团队的教师为参加全国跨境电商操作专员考试的学生提供培训,16年我院组织两次考试,通过率都超过了92%。创业团队的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创业,2016年6月第九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院学生创办的日知翻译服务有限公司获优秀奖,另外我院的阳光优秀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获2016年创青春福建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优秀奖。

5.选派教师到国内外大学访学或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举办学术讲座,加强学术交流,扩大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科研能力。本年度我院派郑超凡和曾丽贞老师到美国奥尔良大学访学,并派程永伟老师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修,接触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养。本年度我院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教师达 29 人次,其中参加全国性的会议 20 人次,参加省级会议的 9 人次。举办了4次学术会议,如我院邀请了北外的何家金博导到我院举办讲座,探讨了语料库在教学中应用问题。

(二) 教学改革工作

1.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遵循“强能力,重实践”的指导方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根据不同的职业规划方向,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专业实践或专项训练活动。比如,与诺亚创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青春之家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合作,培训学生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与明达实业公司合作,通过英语电话专员岗位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沟通能力。与华峰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学生国际贸易的从业能力。与译国译民翻译服务公司合作,训练学生语言翻译的技能。与外国语学校合作,训练学生的师范教学技能。

2.加快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本年度我院继续和诺亚公司合作,同时与华峰实业有限公司、禾盛贸易有限公司、青春之家体育商品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成效提供了硬件条件。

3.加快课程建设,丰富课程资源。本年度我院《高级英语》课程列入学校开放课程,正积极构建慕课教学框架。购买了Iwrite英语写作与评阅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学生通过在线提交的文章,可获得语言、内容、篇章结构及技术规范四个维度的机器智能评阅,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将机评和人评深度结合起来,以机评促反馈,注重教学过程的师生深度互动,实现课上、课下结合,提升写作教学效果。

4.推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导师,提供学习方法、学习计划、考试考证、学科竞赛、毕业实习、毕业综合训练、就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我院在15级和16级学生中间全面推行导师制,每个专任教师指导十位学生。在实行导师制的过程中,绝大部分老师都能和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如要求学生递交学习计划,拍视频进行自我介绍,抽出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为学生推荐有助于专业学习的好书,介绍学习方法,为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提供指导等,得到学生的认可。不过由于新生在新校区,影响了师生的直接交流,另外有些学生比较被动,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5.适时更换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针对学生反映的泛读课教材《领先商务阅读》难度过大的问题,我们更换为重庆大学出版的《商务英语阅读》。同时,写作课除了原有的教材外,增加了我院谢荣贵老师主编的《大学英语体验阅读与写作》,该书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的输入方面分为美文诵读、文化阅读、深度阅读、时文阅读、双语阅读五大模块,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另外开辟了“互动-产出”模块,观点陈述模块以及写作拓展模块,侧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

6.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教学成效。我院各系部、教研室积极探讨课程改革,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改进寻求突破。例如,大外对16级新生进行了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增加了语音部分,以督促学生重视基本的英语语音语调。高级英语教研室的写作课程推行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同时充分利用iwrite英语写作与评阅系统,借机助改,促进学的语言产出能力由量变进到质变。视听说教研室的听力课堂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学习策略实践模式、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和实践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商务英语谈判》课程实训将项目教学法融入课程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训包括商务旅行、商务会议、商务参观、商务订购、价格磋商等商务活动环节,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增强学习欲望。《市场营销学》、《工商导论》和《当代商务概论》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求学生组成团队,设计创业计划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院积极采取措施开展转型,致力于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转型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部分教师对转型认识不够,转型意识薄弱。由于大部分教师毕业于研究型高校,习惯了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持保守甚至怀疑的态度。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加强思想教育,统一认识,通过开展大讨论,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与教师深入交流转型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同时征集意见,集思广益,加强转型发展的系统性研究和战略性思考,消除部分教师的疑虑,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努力营造心往一处去,劲往一处使的转型氛围。

2.跨境电商是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体系属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培养模式可供参考,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等只能借鉴当前跨境电商运营的过程和环节来设置,而跨境电商的发展又日新月异,因此人才培养方案有可能会出现滞后现象。对此,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和跨境电商行业、企业的合作,借助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经验,重点打造人才培养的基本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3.课程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差距。要充分认识与理解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特质,以此来倒逼课程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应用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教学与人才能力构成的关联度。

4.教学改革不够深入,技能训练缺乏系统的、有效的监控、反馈、调整与评估机制。应用型外语人才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因此要提高听、说、读、写、译训练效果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从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数量、训练过程监控、阶段性训练效果反馈、适时调整、训练效果考核的方式方法,训练效果的量化管理都得进行改革。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是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看家本领。

5.专业实践与职业核心培养缺乏系统性、缺少有效的驱动项目。专业实践与职业核心能力是密切相关的。科学地设计专业实践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可单项能力训练,可综合能力训练,以项目为驱动,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力唯有通过实践,通过实战才能得以提升,得以强化。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研制项目清单,做好人、财、物方面的预案。

6.教师的科研意识较为薄弱,科研能力不足,部分教师的科研方向缺乏一致性,科研资源缺乏整合,缺乏协同攻关的团队意识。对此,我院不断强化科研工作的学科建设理念,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强调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树立科研意识,增强科研工作的自觉性。同时通过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才,奖励优秀科研成果。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努力营造科研氛围,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此外还尝试创建科研团队,提高高级别课题申报的成功率。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加上转型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所以尽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目前我院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还是有待于提高。

外国语学院

二0一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