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

首页 >> 教学工作 >> 专业建设

日语专业“十三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时间:2017-03-09

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对提升办学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对学院学科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水平、教育教学改革起重要支撑作用。日语专业围绕学校转型发展和审核评估工作,以莆田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外国语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蓝本,制定日语专业“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专业办学定位与发展规划

(一)办学定位

学院定位: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专业发展定位:做实做精日语语言基础与翻译技能教学,强化日语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服务面向定位:根植莆田,立足海西,辐射全国。

(二)发展规划

   1.总体目标

以服务地方为宗旨,打造应用型复合型的教师团队,培养日语语言技能过硬、职业核心能力强的日语应用型人才,逐步建成有一定专业特色的日语系。专业办学条件充足,办学质量优良。

(1)办学条件充足

建设结构合理、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大(以博硕士为主)、双师型比例合理的师资队伍,保证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以中高级教师为主,尽量提升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率。学生的实践条件充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2)办学质量优良

进一步明确日语专业建设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监控,增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性,提高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2.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

实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说、会译、懂商务”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十三五”期间,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引进专业优秀人才,不断提升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计划引进教授1名,晋升副教授3名,晋升讲师1名,2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加大“跨境电商团队”和“翻译服务团队”的师资建设力度,通过进修培训、企业实践等方式,计划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 50%,企业兼职教师达 20%。建设一批实用的课程,强化实践性教学,以课程教学目标的量化管理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利用学院拟建设的教学管理平台,不断完善课程档案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监控效能。

现有专业基本情况

  (一)招生规模

莆田学院于2005年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开始招收日语专业,至今培养了7届本科毕业生共有320人。本专业近8年来招生规模保持不变,每年招收60人(两个教学班),16年招收45人,现有教学班级7个,学生数228人。

(二)师资队伍

日语专业拥有一支稳定的、具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2人(含聘请日籍教师1人)(见表1)。国内11人专任日语教师中:1人博士学位,9人研究生学位,1人在学硕士。其中有9人在日本留学或赴日参与文化交流工作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总体上日语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知识结构较为完善,语言基本功较为扎实,几年来承担专业课程及二外的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历届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肯定。

表1.专业教师简介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最后学位

授学位单位名称

刘文莉

1963.5

副教授

硕士

哈尔滨师范大学

朱金贵

1964.1

讲师

硕士

日本名古屋大学

林  晶

1981.4

副教授

硕士

日本长崎县立大学

林晓玫

1981.12

讲师

硕士

福建师范大学

林炜莉

1984.1

讲师

硕士

香港中文大学

杜  爽

1982.4

讲师

在学硕士

福建师范大学

林娟芳

1985.5

讲师

硕士

厦门大学

陈燕燕

1985.6

讲师

硕士

福建师范大学

陈慧

1987.6

讲师

硕士

中国海洋大学

梁曦

1989.4

助教

硕士

上海外国语大学

横川肇

1970.10

外教

学士

日本早稻田大学

吴志宁

1985.2

讲师

博士

日本白百合女子大学

(三)实践教学条件

几年来,外国语学院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不断完善。语言实验室5间,商务实训室1间(配有商务模拟操作软件、外贸实习平台、口译训练系统),多媒体教室13间,资料室1间,校外实习基地14个。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14年新增的实践教学基地有莆田标准木业(商务实习),莆田市信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商务,日语)这些基地的建设对加强学生行业实践起到较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14年外国语学院还与莆田市信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在本院成立了跨境电商合作基地,为强化学生跨境电商业务能力提供了实践平台(见表2)。

表2. 日语专业校外主要见习、实习基地

编号

见习、实习基地名称

每次可接纳学生数

1

莆田市荣兴机械有限公司

50-60(见习)

2

莆田东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50-60(见习)

3

莆田市利得信工艺有限公司

5-10(实习)

4

莆田市清和木业有限公司

5-10(实习)

5

莆田市信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5-10(实习)

(四)教学质量

外国语学院始终贯彻“教学质量是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这一重要指导思想,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过程监控与管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日语专业切实深化教学教改,加强过程监控与考核,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

1、日语技能竞赛屡获佳绩

2011年梁庆和同学参加福建省 “白鹭杯”日语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2012年王婷婷同学参加福建省高校“卡西欧杯”日语演讲比赛获得优秀奖;2013年戴珊珊同学参加福建省高校 “卡西欧杯”日语演讲比赛获得优秀奖;2014年李敬平同学参加福建省高校 “卡西欧杯”日语朗诵比赛获得二等奖;2015年郑云清同学参加福建省高校 “卡西欧杯”日语演讲比赛获得三等奖;2016年张赐凤同学参加福建省高校日语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

2、参加专四、专八统测情况

近几年的日语专四、专八统测平均通过率有所提高,2013年和2015年本院专四平均通过率均略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见表3);本院每年参加专八统测的人数虽然较少,但通过率较高,如2011年全国实考考生8945人,通过考生6416人,平均通过率71.73%;本院实考考生11人,通过考生11人,通过率100%;2014年全国实考考生7281人,通过考生3604人,平均通过率49.5%;本院实考考生11人,通过考生8人,通过率72.73%。

       表3.13、15年日语专四平均通过率

年度

全国实考考生

全国通过考生

本院实考考生

本院通过考生

全国平均通过率

本院平均通过率

2013

22872

12146

92

50

53.1%

54.35%

2015

19512

10379

76

41

53.19%

53.95%

3、学生就业情况

学生就业是学院工作的重头戏,外国语学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促进学生就业与创业,就业率与签约率逐年上升。

表4.11届-15届就业情况表

届别

就业率

签约

11

100%

7.64%

12

94.57%

10.42%

13

98.59%

18.37%

14

92.73%

33.91%

15

99%

63%

前几年学生的就业率均能达到学校的平均值,但签约率却无法达到校均值。15年我们确定了“保就业,促签约”指导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签约率有明显提高,基本达到学校的均值。日语系近年来考研成果也十分丰硕,11级杨梦雅考上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笔译硕士。12级有6位学生考上本专业研究生。

(五)特色项目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日语专业开始了的转型的旅程:往日语国际商务方向,尤其是往跨境电子商务转型。

首先是师资队伍的转型。近几年连续安排日语教师进修日语商务类课程。在此基础上,日语高年级专业课程中设置了商贸日语、商务日语谈判、商务礼仪等课程,提高了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能力。

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日语国际商务方向也开始与时俱进,先后派出5名日语教师参加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培训,考取了相关资格证书。15年暑假派出4名日语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行业实践,提高跨境电商实战能力。在此基础上,鼓励日语教师注册公司,尝试运营日本乐天,日本亚马逊,提高运营能力,为今后日语跨境电商教学积累经验与实践能力。

外国语学院为了支持专业转型,引进了专用设备,建立跨境电商实训室,为开设跨境电商基础、商贸模拟操作等课程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障。日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积极参加日本亚马逊电商平台的培训学习。同时,开展与跨境电商企业的校企合作,合作公司为日语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毕业实习机会,也为部分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值得一提的是,12级日语专业毕业生蔡伟彬在学院支持下创立了“金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日本亚马逊为主要销售平台,带领本专业10多位学生共同创业。

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及预测情况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贸易、旅游业等的发展,日语与商务兼通的人才缺乏的问题日渐突出,建设好日语专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可为福建省等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及一体化,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强化了对国际市场的渗透,提高了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近年来国内对日语专业的商务人才的数量、层次、知识等方面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专业就业前景和新形势下的对外贸易活动的市场需求,使日语(国际商务方向)成为我国高校新增的热门专业。开设日语专业(商务方向)顺应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为旺盛的生命力。目前日语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语言文学方向和国际商务方向。国际商务方向选修课板块有商贸日语、商务日语谈判、市场营销学、国贸理论与实务、跨境电商基础等5门课。设置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就是密切结合地方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模拟操作系统为平台,强化日语应用能力和国际贸易从业能力。

根据最新统计(职友集2015):在所有专业1103个中,就业排名第72位;在文学类96专业中,就业排名第9位。就业行业分布依次为中介服务(4721份样本)21%、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4322)19%、计算机软件(3175)14%、贸易/进出口(1924)8%、新能源(1600)7%、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1545)7%、

汽车及零配件(1163)5%、外包服务(1114)5%、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1095)5%、教育/培训/院校(966)4%;就业地区分布在前三名的上海(6230份样本)30%、广州(3223)15%和深圳(3134)15%。

另据统计:日资企业在厦门的投资就有200多个项目,涉及的行业大多是石材加工、木材家具制造、电器制造、国际贸易、电子部件加工制造和IT 等。不但是厦门,日资企业在东南沿海城市都有分布,对人才的需求也颇为旺盛,总的来说日语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但就业压力也不小,因为学习日语的人数逐年增长,而且就业不仅要依靠日语这一个专业的知识,还会涉及很多其他专业的知识,因此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比单一型人才的需求更大,也更有就业潜力。

专业建设目标思路原则内容

(一)专业建设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改革转型工作。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快教师转型步伐,以就业为导向,以“重实践,强能力”为原则,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尤其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日语人才。

(二)专业建设思路

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教学条件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抓手,全面进行日语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加强日语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专业转型,提高专业建设与行业关联度与适应度。

(三)专业建设原则

1.以生为本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改善为主线,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 校企合作

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促进产教融合,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依托行业,面向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3. 强化实践教学

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课内实训环节,提高实践性课时占比。加大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强对行业见习、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的指导和监督。

4.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以人才培养为工作重心,以质量作为专业建设的生命线。牢固树立质量观念,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效能。

5. 加快转型步伐

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即懂日语又掌握电商,特别是跨境电商的中、高层应用型人才。

(四)专业建设内容

1、在师资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日语专业将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称和学历水平,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双师型教师,每年计划派1-2位日语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行业实践;通过单科进修等方式,培养师资队伍中能够胜任跨境电商课程的教师团队;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访学、培训等继续教育的方式,不断提高专业科研水平,多发表优质科研论文,积极申报校内科研课题和教改课题以及省社科和省教育厅的各类课题。

2、在课程建设方面:建设一批日语专业的优质、实用的课程;以课程教学目标的量化管理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建设我院的教学管理平台,不断完善课程档案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监控效能;积极申报教改课题,以科研促教学。

3、在实践教学方面: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实践教学体系至少应包括:课堂实践,学习系统平台实践,认识实习,行业见习,职规实践,专业实践、行业技能专项训练、毕业综合训练、毕业实习等。通过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经受到相关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与实践,以期实现学生毕业就能直接上岗,提高就业竞争力。

4、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本专业遵循“检查⇒反馈⇒整改⇒复查”的程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制定操作性较强的质量改进措施,采取了包括“院、系二级教学督导、课程档案建设检查、督导组及同行听课和公开课反馈、学生座谈会的反馈、实践教学环节检查、教学研讨会”等做法,使教、学、评有机结合,建构出一个有效针对教与学过程管理的一体化管理平台。

五、专业建设举措及保障

(一)专业建设举措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切实解决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问题。目前队伍中没有教授,高职称教师人数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决定采用“外引内培”的解决办法。“十三五”期间拟引进日语教授1名,晋升副教授3名,2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另外,在适当时候拟聘兼职日语学科带头人,以促进日语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外引得有一定的吸引力,才能招揽人才,希望学校能适当考虑一院一策的灵活引进人才的措施。创造条件来内培,一是要适当施于压力,如高职称积数的控制;二是适当减轻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减掉的工作量由外教暂时承担;三是派外出进修,专攻论文;四是与国内科研出色的专家建立“师徒”关系,以促进科研工作。解决双师型教师问题,分两步走。一是每年计划派1-2日语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行业实践;二是引进行业业务骨干参与日语专业的教学,逐年增加引进的人数,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实现协同教学的目的。

2、课程建设方面:制定出听、说、读、写、译课程教学目标的量化体系,以充实学生日语语言的基本功;利用学院拟购回的跨境电商实训教学系统来锻炼学生跨境电商主流平台操作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探索与总结,能编写出适合外国语学院学生的语言技能课教材、专业实践课教材;进行题库建设,以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为出发点,建设静态题库或采购题库建设工具或采购现成题库,突出题库试题的难度控制、试题的可信度、区分度,试题能体现对学生日语基本技能运用的考核、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申报相关教改课题,以教改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积累,争取申报教学成果奖。

3、实践教学体系方面:①课堂实践:提高语言实践的有效性;项目驱动提高实践的仿真度。②利用学习系统平台,侧重技能的专项训练,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③提高见习的有效性:利用暑假要求学生回乡见习,了解家乡相关企业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联度,为今后就业去向定位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④职规实践:在学生进入三年级学习之前,在职业规划与创业指导团队的帮助下,初步完成自身的职业规划,突出学生职规的个性化。⑤专业实践:兼职或顶岗实习,学院要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平台。通过专业实践,决定是否要调整职业规定。⑥行业技能专项训练: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与运营训练。⑦毕业综合训练:拓宽选题范围,增加了作品翻译、创意写作、项目调研报告,旨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⑧毕业实习: 通过前面7个实践环节的基础上,要提高毕业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性,毕业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定向的关联性。⑨实践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好几个稳定的、利用率较好的实训、实践基地。

4、教学质量管理方面:莆院教[2010]9号文件《莆田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所规定的监控组织、监控内容、监控方式、监控信息获取与反馈等构成要素与规定动作我们都有,但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对课堂教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评判、学生知识掌握与实践能力的考核、学生职业核心的构成、毕业生质量跟踪等诸多方面缺乏可量化,易操作的标准与反馈机制。因此建设有效的教学管理平台,依托平台来实施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把相关实践系统、学习系统并入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教、学、实践、考核、过程管理融为一体,提升教学质量监控效能。

主要举措:利用好课程教学平台:教学系统(部分)、考试系统(部分)、课程过程档案。逐步实现有网络支持的教材(网络版教材),无网络版的教材通过平台实现教学过程(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档案的查阅;研制出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的在线评价。

(二)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规划任务,须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相关专项领导小组。

2、选对项目或团队负责人与成员。

3、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增加工作执行力。

4、创新激励机制,奖优罚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