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版) (体育教育专业 专业代码:040201 2021级起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莆田、面向福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教育情怀深厚、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有良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掌握教师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综合育人能力及终身学习发展能力,能胜任中学体育教学、研究等工作,成为本校或本区域体育教学骨干教师。

学生毕业5年左右的发展预期:

培养目标1:师德高尚、热爱教育

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拥护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和专业伦理,认同中学体育教育价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具备高尚师德,热爱教师职业,具有良好的从教意愿和教育情怀。

培养目标2:基础扎实、善于教学

具有良好的体育教育素养,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运动技能、规范的讲解与示范能力,能整合教育理论知识、体育学科理论知识、德育理论、学习科学知识、教育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育实践;能胜任中学体育教学,能够指导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运动训练,成为本校体育教学教研骨干。

培养目标3:以体育人、善于育人

全面掌握学校体育工作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养成规律,引导学生在运动技能习得、体能发展和体育竞赛中锤炼意志,培养良好的人格品德,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熟悉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胜任学校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成为学生思想进步的引路人。

培养目标4:思维创新,持续发展

关注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批判反思能力,拥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具备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在团队协作中不断提升个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做到持续发展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全面系统学习,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

领悟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熟悉教育法律法规,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树立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1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热爱祖国,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专业学习和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增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1.2具有良好的师德规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树立依法执教意识,依法执教,立志成为“四有”老师。

2. 教育情怀

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坚定的从教意愿,对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有高度的热情和认同感;认同体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特性,对体育教育事业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积极的从教意愿,具有服务地方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体育教育事业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体育文化,有文化自信。

2.2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

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具有系统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规范的运动技能,具备良好的体育与健康素养,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融合;具有跨学科学习意识,理解体育学科与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内在联系,具有适应社会、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具有系统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规范的运动技能,形成“一专多能”的运动技能储备;具备良好的体育与健康素养,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融合,并运用于体育教育实践。

3.2 初具跨学科学习能力:具有跨学科学习意识,初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学习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形成支撑系统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理解体育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联系,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教学能力

具备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指导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熟悉中学体育课程标准,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科认知特点,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价及相关教学活动能够对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运动队等的训练与竞赛进行组织与指导;了解教学改革研究的一般方法初具体育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4.1具备专业教学能力:具备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理论,熟悉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动态以及体育学科的发展新趋势;能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科认知特点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及相关教学活动

4.2具备课余训练与竞赛的组织与指导能力:具备指导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理论,具有组织与指导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运动队等训练与竞赛的能力,能够运用体育教育的理论分析和解决课余训练与竞赛的实践问题。

4.3 初具教改研究能力:了解教学改革研究的一般方法,结合实践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开展教学研究,初具从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级活动中渗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能运用体育团队精神和规则策划、组织、开展班级管理活动,从中获得积极体验。

5.1初步掌握班级管理方法:树立“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理解中学德育以及体育学科的育人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具备组织班会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的能力初具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5.2有效开展班级工作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指导班级体育活动、积极参与班主任工作实践,能运用体育团队精神和规则策划、组织、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初步具备班主任工作能力。

6.综合育人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特点,基本掌握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方法;深刻理解体育精神的内涵和体育的育人价值,全面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育人的内涵和方法,了解社团育人的原则与策略;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积极参与和组织多种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意志坚强、沟通协作等优秀品质,具有综合育人的积极体验。

6.1具备“以体育人”的知识和技能: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会运用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方法理解体育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方法初步掌握教书育人的途径与方法

6.2初具“以体育人”的能力:能在教育实践中将知识学习、体能提升、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与体育品德养成相结合能够通过体育教育实践、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主题教育社团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和引导具有以体育体”“以体育德”“以体育智”的初步体验。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

了解国内外中学体育改革发展动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和就业愿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和体育教育教研能力,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学科理解等不同角度进行反思,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习惯。

7.1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学习和实践中,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反思方法与技能,养成反思的习惯,具备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体育教育教学问题。

7.2 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了解体育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觉进行专业发展的意识,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习惯能够根据时代需求结合体育教师岗位特点,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

8.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能够在校内外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健全人格、学会交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沟通合作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的初步体验。

8.1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能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积极参加专业小组学习、体育竞赛组织、教育实习见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形成良好的团合作精神

8.2沟通交流通过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体育运动和竞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中,能够与同学、学生、家长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提升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

1.学制:4 年

2.学分:169.5学分。

3.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体育学

五、核心课程

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田径、体操、球类(篮排足)、武术。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与劳动教育、实习教学、毕业综合训练、实训、第二课堂

七、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学分数

学分

比例

总学时

授课学时

课内外实践学时

总学时比例

通识教育课

必修

31.5

18.58%

532

480

52

22.35%

选修

8

4.72%

128

128


5.38%

教师教育课

必修

19

11.21%

304

238

66

12.77%

学科专业课

必修

48.5

28.61%

776

362

414

32.61%

选修

40

23.60%

640

238

402

26.89%

集中实践环节

必修

18.5

专业课集中实践(13周)7学分4.13%

/

/

/

/

教育实践时间(19周)

9.5学5.60%

达标情况≥18周

其他2学分

1.18%

/

/

/

/

第二课堂

必修

4

2.36%

/

/

/

/

合计

169.5

100%

2380

1446

934

100%

其中:学科专业课程(含实践环节)

95.5

56.34%

达标情况≥50%

人文社会与素养课程

17.5

10.32%

达标情况≥10%

教师教育课程(含实践环节)

28.5

16.81%

达标情况≥14学分,其中必修课≥10学分

注: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课内外实践学时/16+集中性实践教学学分+第二课堂学分4)/总学分=47.71%

、集中性实践教学计划表

实践模块

序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各学期周数分配表

备注

1

2

3

4

5

6

7

8

其他模块

1

511300210

军训

1

2









2

511300410

生产劳动

1

按学期值周安排执行


实习教学

模块

1

510870105

教育见习

1


0.5

0.5

0.5

0.5





2

510870370

教育实习

8







16



3

510870405

教育研习

0.5







1



实训模块

1

510870505

专业素质能力训练

0.5






1




2

510870605

竞赛组织、裁判能力训练

0.5






1




3

420871720

教学技能训练

1





1





讲座

1

420871420

中小学教师讲坛

1

不设定学期2周

毕业综合训练模块

1

510870740

毕业论文

4








8


合计

18.5

2

0.5

0.5

0.5

0.5

2

17

8


九、教学时间总体安排表

学年

学期

课堂教学

集中性实践教学周数

军训

入学教育与毕业教育

学期

周数

备注

授课

周数

考试

周数

1

13.5

1.5


2

0.5

0.5

2

20


2

16

1.5

0.5




2

20


3

16

1.5

0.5


0.5


1.5

20


4

16

1.5

0.5




2

20


5

16

1.5

0.5


0.5


1

20


6

16

1.5

2




0.5

20


7


1.5

17


0.5


1

20


8


0

12



0.5

5.5

18



十、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矩阵表

培养目标分解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十一、毕业要求与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通用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要求

通用标准要求项

1

2

3

4

5

6

7

8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表十二、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各学期授课周数、周学时

开课单位


 


授课

实验

上机

实训

课外

13.5










1110005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8





4








马院



111000720

中国近代史纲要

3

48

32




16


3







马院



111000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8







3






马院



11100066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48

32




16




2





马院



1110006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

3

48

48








3





马院




111000920

军事理论

2

36

16




20

1








马院



111001020

形势与政策

2

64

64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马院



110200135

大学英语(

4

56

56





4








外语



111300505

职业生涯规划

0.5

8

8





0.5








体育



111001110

就业指导

1

16

16










1



马院



111001210

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6







1






马院



必修1小计

25.5

436

384

0

0

0

52

12

3.5

4.5

4.5

0.5

1.5

0.5

0.5




110100720

实用沟通与写作

2

32

32






2







文传



111300620

创业基础

2

32

32






2







三创



1113007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32





2








学生



必修2(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小计

6

96

96

0

0

0

0

2

4

0

0

0

0

0

0




通识必修合计

31.5

532

480

0

0

0

52

14

7.5

4.5

4.5

0.5

1.5

0.5

0.5




公选


经济管理类

2

32

32

















自然科学类

2

32

32

















艺术类

2

32

32

















五大五培

2

32

32
















公选(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合计

8

128

128
















教师教育必修

310870330

教育学

3

48

48








3





马院



310870430

心理学

3

48

48







3






马院



310870010

班级管理

1

16

16








1





马院



310870110

教师书写技能

1

16

16





1








文传



310870210

教师口语

1

16

16






1







文传



310870510

教育法规与师德

1

16

16







1






马院



310870620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

32

16


16






2





信息



310870720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含体育与健康课标解读)

2

32

28



4





2





体育



310870820

体育教材教法

2

32

16



16






2




体育



310870920

体育课堂教学技能

2

32

2



30






2




体育



6110006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1

16

16







1






马院



教师教育必修课合计

19

304

238


16

50

0

1

1

5

8

4

0

0

0




专业基础必修课

310803510

体育概论

2

32

32






2







体育



310800735

运动解剖学

3.5

56

46

10




4








体育



310800940

运动生理学

4

64

52

12





4







体育



310800120

体育心理学

2

32

26

6








2




体育



310870110

健康教育学

1

16

16










1



体育



310870220

体育社会学

2

32

32










2



体育



310804020

体育科研方法

2

32

32










2



体育



310870005

专业导论与实验室安全

0.5

8

8





0.5








体育



专业基础必修课小计

17

272

244

28




4.5

6



2

5






专业课程必修课





















310870320

学校体育学

2

32

32








2





体育



310870420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2

32

32










2



体育



310870515

田径Ⅰ(一)

1.5

24

4



20


2








体育



310870620

田径Ⅰ(二)

2

32

4



28



2







体育



310870720

田径Ⅰ(三)

2

32

2



30




2






体育



310870820

田径Ⅰ(四)

2

32

2



30





2





体育



310870915

基础体操(一)

1.5

24

4



20


2








体育



310871020

基础体操(二)

2

32

4



28



2







体育



310871115

篮球Ⅰ(一)

1.5

24

4



20


2








体育



310871220

篮球Ⅰ(二)

2

32

4



28



2







体育



310871320

足球Ⅰ(一)

2

32

4



28




2






体育



310871420

足球Ⅰ(二)

2

32

4



28





2





体育



310871520

排球Ⅰ(一)

2

32

4



28




2






体育



310871620

排球Ⅰ(二)

2

32

4



28





2





体育



310871715

武术Ⅰ(一)

1.5

24

2



22


2








体育



310871820

武术Ⅰ(二)

2

32

4



28



2







体育



310871915

游泳

1.5

24

4



20



2×12







体育



学科专业必修课合计

31.5

504

118

0

0

386

0

8

8

6

8

0

2

0

0











专业方向选修课











































学科专业选修课















主项提高类方向课(八个方向任选一个10学分

420813540

田径Ⅱ(一)

4

64

4



60






4




体育



421870060

田径Ⅱ(二)

6

96

6



90







6



体育



420813940

篮球Ⅱ(一)

4

64

4



60






4




体育



420870360

篮球Ⅱ(二)

6

96

6



90







6



体育



420814340

排球Ⅱ(一)

4

64

8



56






4




体育



420870460

排球Ⅱ(二)

6

96

10



86







6



体育



420812840

足球Ⅱ(一)

4

64

6



58






4




体育



420870560

足球Ⅱ(二)

6

96

6



90







6



体育



420814740

武术Ⅱ(一)

4

64

4



60






4




体育



420870660

武术Ⅱ(二)

6

96

6



90







6



体育



420812640

健美操Ⅱ(一)

4

64

4



60






4




体育



420870760

健美操Ⅱ(二)

6

96

6



90







6



体育



420817940

乒乓球Ⅱ(一)

4

64

8



56






4




体育



420870860

乒乓球Ⅱ(二)

6

96

12



84







6



体育



420818140

羽毛球Ⅱ(一)

4

64

4



60






4




体育



420870960

羽毛球Ⅱ(二)

6

96

6



90







6



体育



专业方向选修课小计

10

160

10



150






4

6



体育



学科专业选修课





















420871020

体操(一)

2

32

4



28




2






体育



420871120

体操(二)

2

32

4



28





2





体育



420871220

健美操Ⅰ(一)

2

32

4



28




2






体育



720802020

健美操Ⅰ(二)

2

32

4



28





2








420871320

羽毛球

2

32

4



28







2



体育



420871420

乒乓球

2

32

4



28






2




体育



420871520

定向运动

1

16

2



14






1




体育



420871620

瑜珈

1

16

2



14







1



体育



420871720

龙狮运动

1

16

2



14






1




体育



420871820

网球

2

32

4



28






2




体育



420871920

妈祖健身舞功操

1

16

2



14







1



体育



420872020

跆拳道

2

32

4



28





2





体育



420872120

体育舞蹈

1

16

2



14




1






体育



420872220

花样跳绳

1

16

2



14






1




体育



420872320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

1

16

2



14




1






体育



420872420

户外运动

2

32

4



28






2




体育



420872420

南少林武术

1

16

2



14







1



体育



420870120

实用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1

16

6



10







1



体育



420870220

健身房运动

2

32

4



28





2





体育



学科专业选修课小计(一)

15

240

30



210




4

4

4

3



体育



420870220

体育游戏

2

32

4



28




2






体育



420870320

运动训练学

2

32

32









2




体育



420870420

体育保健学

2

32

24

8






2






体育



420870520

社区体育指导

1

16

16










1



体育



420870620

体育管理学

2

32

32









2




体育



420870720

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

2

32

26



6






2




体育



420800620

体育统计学

2

32

32










2



体育



420803310

体育史

1

16

16









1




体育



420806120

体质测量与评价

2

32

8

24








2




体育



420800510

体育绘图

1

16

6



10






1




体育



420806220

体育经济学

1

16

16









1




体育



420803120

运动心理学

2

32

26

6








2




体育



420871020

奥林匹克文化

1

16

16







1






体育



420871120

体育美学

1

16

16







1






体育



420810020

运动生物化学

2

32

24

8








2




体育



420871320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1.5

24

24









1.5




马院



420871420

中小学教师讲坛

1

16

16










1



体育



420871520

中小学体育器材设计与制作

1

16

6



10







1



体育



420871620

体育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

2

32

8



24







2



体育




学科专业选修课小计(二)

15

240

198

32


10




4

0

7

4






学科专业选修课合计

30

480

228

32

0

220

0

0

0

8

4

11

7






合计

145.5

2380

1446

60

16

806

52

27.5

22.5

21.5

24.5

21.5

21.5

0.5

0.5




1:表中以“★”代表核心课程,“▲”代表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的课程

2五大五培课程内容为“大爱”妈祖文化、“大仁”医学文化、“大义”侨乡文化、“大美”莆仙文化、“大师”工匠文化等为主体内容的地方传统文化。




十三、毕业要求指标点与课程的支撑关系矩阵表

课程环节

毕业要求指标点

师德规范

教育情怀

学科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育人

学会反思

沟通合作

1.1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1.2具有良好的师德规范

2.1具有正确的教师观

2.2具有正确的学生观

3.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2初具跨学科学习能力

4.1具备专业教学能力

4.2具备课余训练与竞赛的组织与指导能力

4.3初具教改研究能力

5.1初步掌握班级管理方法

5.2有效开展班级工作

6.1具备“以体育人”的知识和技能

6.2初具“以体育人”的能力

7.1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7.2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8.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8.2沟通交流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M







L



H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M

M










H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M










L

H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H

M









H


M




5

军事理论

H

H


M







H







6

形势与政策

H



M








H


M




7

大学英语(一)















L

H

H

8

职业生涯规划

H


M












H



9

就业指导

M


M











L

H


H

10

国家安全教育

H

H









M







11

实用沟通与写作













M


M


H

12

创业基础



M











M

H

L

M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H

H


M




H

14

经济管理类






H









M


L

15

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




M


M









M



16

艺术类




M


M





L


M





17

五大五培

M

M

M

H


H












18

班级管理


M


H






H

H







19

教师书写技能



H

M



M











20

教师口语




M



H










M

21

教育学


H


H



M


M

M


M



M


M

22

心理学




M


M




H

H






H

23

教育法规与师德

H

H

M







H



M





24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M

M


H

H











25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M


M

H







H




26

体育教材教法



M




H


H





M




27

专业导论与实验室安全



H









L



M



28

课堂教学技能



M


M


H







H




2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H

H






H



M





30

体育概论



M


H










M



31

运动解剖学




M


H


H










32

运动生理学




M


H


H










33

体育心理学




L


H

M





H






34

健康教育学




M


H






M






35

体育社会学


H




H









M


M

36

体育科研方法


M




M



H





H




37

学校体育学



H


H


M

H




M



M



38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M

M



H





H




39

田径





H


H

M





M





40

基础体操





H



H





M





40

篮球





H


H

M





M

M


H


41

足球





H


H

M





M

M


H


42

排球

M




H


M

M






M


H


43

武术


M

M


H


M





H






44

游泳




L

M


M






H





45

田径





M


H

H





M

M




46

篮球





M


H

H





M

M


H

M

47

排球





M


H

H





M

M


H

M

48

足球





M


H

H





M

M


H

M

49

武术


M

M


H


H

M





H





50

健美操





H


H

M





M





51

乒乓球





H


H

M





M

M




52

羽毛球





H


H

M





M

M




53

体操





H


M






L





54

健美操





H


M





L






55

羽毛球





H



M




L


M




56

乒乓球





H



M




L


M




57

定向运动





M

M


H





M




L

58

瑜珈





M



H




L






59

龙狮运动



M








M


H





60

网球





H



M





M





61

妈祖健身舞功操



H


M






L


M





62

跆拳道



M


M


L






M





63

体育舞蹈





H


M





L






64

花样跳绳





M



L

H




M





65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



H

M

M








L





66

户外运动





M



L





M

H




67

南少林武术



H


M



M





M





68

实用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M



H




L






69

健身房运动




M

M



H










70

体育游戏







H







M


M


71

运动训练学





H



H






M




72

体育保健学






H


M




M






73

社区体育指导












H

M




M

74

体育管理学






M








H

M

L


75

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





H



M









M

76

体育统计学





H


L







M




77

体育史

M

M



M







L


H




78

体质测量与评价





H



M




M






79

体育绘图




L


M

H











80

体育经济学






H








L

M



81

运动心理学






H


M




M






83

奥林匹克文化



M









M


H


M


84

体育美学




H


M






L






87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H








M






88

中小学体育器材设计与制作






L



H





M




89

体育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






H








M

H

M


90

军训


M









M





H


91

劳动教育


M











H



H


92

教育见习


M

H




H





M 





M 

93

教育实习

H 

H 

H

H 



H

H


H

H

H

H

M

M


H

94

教育研习



H 






H





H

H

M

M

95

专业素质能力训练





H









M

H



96

竞赛组织裁判能力训练








M





H




H

97

毕业论文


M




H



H





H




98

体育教学技能训练



M




H







H

H



99

中小学名师讲坛

M


M







M




H

H



100

第二课堂

M

H

M

M







M


H

H

H

H

H

注:根据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课程对该毕业要求贡献度的大小。


十四、其他说明

1. 本培养方案执行对象:2022级学生。

2. 本次修订培养方案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员

负责人:林立新

   校内参加人员:系主任、体育教育系全体教师、在校学生代表

咨询业内专家、同行:兄弟院校同行、专家及基础教育学校分管教学负责人、一线教师。

3. 本次修订培养方案依据及修订的主要内容:

依据《莆田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坚持以学生为本,广泛听取本专业师生、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意见建议。本次修订调研走访了莆田市的基础教育学校霞林学校、莆田擢英中学、莆田、莆田五中、莆田四中、华侨中学、砺志学校等中学)及相关部门和行业,把目光集中在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人才需求量、学历需求和岗位需求)、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及相关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邀请校外专家、中学一线教师、本专业在校学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本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修改了培养目标。贯彻“一践行、三学会”的要求精髓,将原来的5个具体目标精简为4个相互依存的目标结构。

(2)修改了毕业要求。将毕业要求分解为17 个层次清晰的观测点,使毕业的“近期”要求更好地支撑毕业五年后的人才培养“远期”目标,也便于课程达成度计算和评价。

3)调整了部分课程。根据反馈意见“加强师范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体育课堂教学能力”,集中实践环节中删掉“创意创新创业训练”(2学分),增加了教学技能培训课程(1学分)和讲座(1学分),原因为:公共必修课有创业基础,专业选修课开设了中小学体育器材设计与制作(专业选修课,1.5学分)、体育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专业选修课,2学分),第二课堂也有1学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1周0.5学分的“认识实习”合并“教育见习”中,“教育见习”由原来的1周0.5学分增加到2周1学分,2周1学分的试教合并到教育实习中,每届学生教育实习前两周在学校进行了两周的试教,教育实习由原来的14周7学分改为16周8学分。

4.“1+X”证书制度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1+X”证书制度的实施,学生在毕业前(第 8 学期 5 月份以前)需获取一门职业资格证书。(如下表)

1-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证书名称

类型(必考/选考)

核心支撑课程

教师资格证书

选考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与师德、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材教法、体育课堂教学技能

裁判员等级证书

选考

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

运动员等级证书

选考

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

教练员等级证书

选考

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

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

选考

健康教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社区体育指导、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等

5.学生课外学习指引说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学专业技能课程一览表

课堂开设专业课程

课外建议自学课程

第一学期

专业导论,运动解剖学、田径(一)、基础体操(一)、篮球(一)、武术(一)

田径竞赛规则、篮球竞赛规则与场地设施、武术竞赛规则

第二学期

体育概论、运动生理学、田径(二)、基础体操(二)、篮球(二)、武术(二)

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田径竞赛场地与设施、篮球竞赛裁判法、武术竞赛裁判法

第三学期

田径(三)、体操(一)、排球(一)、

足球(一)

田径竞赛裁判法、体操竞赛规则、排球竞赛规则、足球竞赛规则

第四学期

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排球()、足球(

学校运动会组织与管理、体操竞赛裁判法、排球竞赛裁判法、足球竞赛裁判法、运动项目场地与设施

第五学期

体育心理学、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锻炼心理学、各运动项目训练方法

第六学期

健康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科研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健身理论与指导、运动医务监督、文献检索、体育竞赛学、各运动项目竞赛组织与管理、

第七学期

毕业实习

社会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拓展

第八学期

毕业综合训练

社会与职业道德




3 第二课堂学分认定表(须修满4学分)

序号

项目

类别

认定项目及要求

学分

类型

备注

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1

文体

活动

加入校内各类社团,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1

任选

0.5学分/学年,不按参加个数计。

由社团提供审批表复印件及名单

2.2 具有正确的学生观


担任学生干部或社团组织负责人,考核达到要求

1

任选

校、院系级1学分/年,班级0.5学分/学年。由各级学生会组织部出具考核结果

2.2 具有正确的学生观

参加或主持校内大型活动

1

任选

全校性的活动,参与0.2学分/次;主持0.5学分/次,主要针对组织策划者。提供活动主办单位负责人签署的活动证明

6.2初具“以体育人”的能力

8.1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8.2具备沟通交流能力

参加各类文体竞赛

1

任选

指非专业类竞赛,参加0.2学分/次;获奖校及校级以上按1学分/项,院系级按0.5学分/项。提供获奖证书、文件复印件

8.1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8.2具备沟通交流能力

2

学科竞赛及专业技能比赛

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类比赛

参加体育学科比赛

1

任选

参加0.2学分/次;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4/3/2;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2/1;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0.5/0.5。竞赛组织部门提供参赛名单

2.7.1初具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7.2 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师范生技能比赛

1

参加0.2学分/次;获奖校级及以上按1学分/项,院系级按0.5学分/项。提供获奖证书、文件复印件

2.1具有正确的教师观

6.2初具“以体育人”的能力

3

各类技术(技能)等级证书

获权威机构颁发各类技能证书

2

任选

提供证书复印件

7.2 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获国家颁发各类行业执业(从业)资格

2

任选

国家机构或行业协会认证的资格。提供证书复印件


4

科技活动

参加学术、文化讲座

1

任选

0.2学分/次,院系考核。

1.1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1.2具有良好的师德规范

5.1初步掌握班级管理方法(班主任工作讲座)

创新创业类讲座(尔雅等在线课程平台)

1

必修

2-6学期,每学期听一次讲座

7.2 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在四大索引收录刊物、国内核心刊物、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

6/4/2

任选

提供刊物名称、发表日期、索引编号、原文复印件

7.1初具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持校内、校外科研项目及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成果通过验收(国家、省、校)

2

任选

省级以上项目2学分/项,校级项目1学分/项。批准立项并完成,由立项部门考核并提供名单

7.1初具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2.8.2具沟通交流

参与校内、校外科研项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项目成果通过验收

1

任选

批准立项并完成,由立项部门考核并提供名单

7.1初具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8.2具沟通交流

发明专利、其他专利

4/2

任选

批准立项并完成,由立项部门考核并提供名单

7.1初具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注:

1.全国大学生创新类项目竞赛目前主要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

2.两个原因, 你的文章在技术来说很陈旧也简单,所以论文中系统实现部分实际上只能称为功能点介绍,应用了什么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都没有体现出来, 导致你相关技术介绍和系统实现部分是脱节的。 我知道你们希望答辩,但是工程硕士送审不通过也会影响到我们带全日制硕士的资格,所以这个问题马虎不得 我希望你在做些修改, 突出实现过程中解决了什么技术上的问题,采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方案,技术上有什么特点。

参加同一项活动不重复计算学分,同一项目的不同级别奖项就高计算学分。


上一条:体育学院召开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动员大会 下一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201 2019级起执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