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9.09-2015.04 同济大学 硕博连读 桥梁与隧道工程
2005.09-2009.06 湖南大学 本科 土木工程
工作经历:
2018.05-至今 莆田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先后任道桥与地下教研室主任、土木工程系主任
2017.07-2018.05 深圳大鹏新区建筑工务局 项目主管工程师
2015.06-2017.06 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主管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监测评估与损伤识别、绿色混凝土材料、人工智能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主要社会兼职:福建省科技特派员、莆田市科技副总、莆田市科技监督员、莆田市建筑业协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家、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联系方式:18650273616,邮箱:bingoqu@ptu.edu.cn
二、科研项目
研究项目
1.“基于长记忆LMSV时间序列模型的结构非线性损伤识别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2027,主持,9万。
2. “基于时间序列信息挖掘的桥梁退化预测与损伤识别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2023,主持,8万。
3.“纳米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与碳排放研究”,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2025,主持,8万。
4. “基于大数据挖掘理论的桥梁监测预警与退化预测研究”,莆田学院人才引进项目,2018-2023,主持,20万
5. “石墨烯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与碳排放研究”,凯辉集团(福建)有限公司,2022-2024,主持,3万
教学类项目
1. “智能检测产教融合平台”,莆田学院产教融合基地,2024-2027,第一负责人,0.5万。
2. 莆田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土木工程材料》,2024,第一负责人。
3. 莆田学院产教融合课程——《土木工程材料》,2024,第一负责人。
4. 莆田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土木工程材料》,2023,第一负责人。
5. “轻混合”内涵下学、践、研深度融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设计与研究,莆田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主持,0.5万
三、科研成果
代表性论著
[1] Qu B, Huang Y, She J, et al. Forecast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bridg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a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ARDL model[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s A/B/C, 2024, 133.
[2] Qu B. Estimation of elastic modulus of recycle aggregate concrete based on hybrid and ensemble-hybrid approaches[J]. Structural Concrete. 2023, 1-24.
[3] 屈兵, 陈祖芬, 林晓东. 轻混合教学视域下教学时空的建构探究[J]. 办公自动化, 2023, 28(16): 29-31+61.
[4] 屈兵,漆安宁,余加仙,陈清清,郭萍.基于模糊变权TOPSIS的桥梁状态评估方法[J].莆田学院学报,2023,30(02):102-108.
[5] Qu B, Liao P, Huang Y. Outlier Detection and Forecasting for Bridge Health Monitoring Based on Time Series Intervention Analysis[J]. Structural Durability & Health Monitoring (SDHM), 2022, 16(4), 323–341.
[6] Ping Liao, Bing Qu, Yaolong Huang, Yi Jia, Yongbao Wang and Haifeng Zhu. Fatigue life assessment of revised cope-hole details in steel truss bridges[J]. Metals, 2020, 10(8):1-14. (SCI检索)
[7] 屈兵. 基于超静定基本体系的力法分析[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8(01): 90-94.
[8] 屈兵, 肖汝诚, 仲健, 林晶. 基于群决策的改进 AHP 法在桥梁评估中的应用[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6(11): 4204-4210.
[9] 屈兵, 肖汝诚, 郝佳佳. 基于模式形态距离的桥梁监测测点相似性聚类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