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莆田学院紫霄校区图书馆五楼开展“莆田非遗文化思政课之妈祖信俗”特色思政课活动。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陈丽晖老师主讲。
活动伊始,陈丽晖老师以莆田市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诸多亮丽文化名片为切入点,重点引入妈祖信俗,指出妈祖信俗在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层面的重要作用。她指出,有关政策强调“发挥妈祖等民间信仰精神纽带作用”“支持闽台妈祖宫庙联合开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妈祖信俗’保护行动”等,为妈祖信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这对闽台两岸妈祖文化融合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新契机。
图为特色思政课活动现场
接着,陈丽晖老师详细讲述了妈祖信俗的传承与保护。她指出,作为首个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信俗承载着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是连接两岸的重要桥梁。通过妈祖信俗的传承与保护,促进闽台妈祖文化融合发展,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在更高层次礼敬中华文明、延续文化基因。同时,她提醒学生要高度警惕文化复古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妈祖信俗的“古韵新声”,坚定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最后,陈丽晖老师讲述了妈祖信俗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许多港口的创建和海上贸易的兴起都始于妈祖宫庙的创建,源于妈祖信俗的传播。她鼓励在场学生通过跨界融合创新、多元主体参加、数字化技术应用等途径来保护好、传承好妈祖信俗,促进两岸民心相通,推动中华文脉绵延赓续,让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打造“莆田非遗文化思政课”,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时代责任感,以“文化+思政”模式推动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上一条:认识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专家进课堂活动 下一条:妇女理论研究院走访莆田市女企业家协会
【关闭】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57830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