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游击队员陈兆明及其家人接待我院师生一行)
(图为实践活动全体师生合照)
5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师生前往仙游县榜头镇紫泽社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形势与军事教研部本学期第二次社会实践教学。莆田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和仙游县榜头镇人民政府给予学院此行大力支持。
紫泽革命老区村坐落在美丽的木兰溪畔,曾两度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亦是中共闽中特委书记、革命烈士王于洁的家乡。村中的王于洁烈士纪念馆于2000年被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会公布为福建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精心策划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与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大学生公益团队携手,共同深入榜头镇多个革命老区村,拜访健在革命“五老”人员,追寻红色记忆发掘红色资源。
王于洁烈士纪念馆参观结束后,师生一行在市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明、榜头镇镇长黄剑辉等的带领下,又奔赴榜头镇光埔村、南溪村、仙水村3个革命老区村,走访慰问张元兴、陈庆金、陈兆明3位年逾九旬的革命老人,和他们面对面交流、采访,聆听他们的红色故事
现年90岁的老交通员张元兴在16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主要负责传递情报工作;94岁的老交通员陈庆金19岁时参加革命,主要执行送信任务;93岁的老游击队员陈兆明14岁时就参加革命,曾参与仙游县游洋镇的扫匪行动。师生们的到来,让几位老人激动不已,他们紧紧握住同学们的手,一字一句地讲述着自己的红色故事。“我到游洋镇打仗,也到过郊尾长岭,在那待了20多天,当时条件艰苦极了。”回忆起当年参加游击队时的经历,陈兆明老人眼角湿润,在场大家也无一不为其动容。
“将革命‘五老’的红色故事传播出去,在我看来不仅是做志愿服务工作,更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神圣使命。”新闻专业21级学生吴黎莉已连续两次报名参加“时光小分队”组织的抢救挖掘红色史料的公益活动,她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很光荣的事。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主题党日活动暨社会实践结束归途中,形势与军事教研部主任陈晨总结此行收获,他表示今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广大师生要“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此行队伍的目标与任务、愿景与使命,与总书记的要求高度契合,我们要多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晨 蔺正阳)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辅导交流会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进“1+N”引航计划: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
【关闭】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57830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