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师生在澳东村集体合影留念)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军事教研部陈晨主任作动员讲话
(图为实践师生围坐在老游击队员陈铁英身旁聆听革命事迹)
为献礼建团百年,致敬革命岁月,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5月15日,形势与军事教研部组织师生前往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澳东村是“打响闽中第一枪”的革命根据地。1930年8月,莆田总行委根据福建省委指示,决定将莆田各地的游击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第207团,团部就设在澳柄宫。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策划此次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与文化与传播学院展开院系合作,联合“时光小分队”大学生公益团队深入革命老区村,携手革命“五老”,追寻红色记忆,发掘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实践活动得到莆田市民政局(老区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以及涵江区委区政府等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形势与军事教研部陈晨主任在行前动员中叮嘱实践队员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
实践当天虽天气不佳,但队员们丝毫未受影响,在白沙镇党委书记郑建烘、镇长赖晨龙的带领下,冒着瓢泼大雨前往澳东村唯一健在的老游击队员陈铁英家中慰问采访,聆听其红色峥嵘故事。实践队员中的新闻专业学子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运用手中的镜头、话筒和笔尖,将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记录好、捕捉好、体现好。
一个多小时的慰问采访很快过去,为了不过多打扰年近九旬的陈铁英老人日常休息,实践队员们依依不舍的与其道别。活动最后,大家在澳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新华的带领下参观陈列馆重走红军路,实地感受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
此行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扎根兴化大地,服务莆田乡亲的一次实践行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卢耿耿表示,学院将重点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携手各方交流合作,采用现场教学、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模式,精心打造马院思政品牌,积极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助力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晨)
上一条:中共仙游县委党校陈静老师走进纲要课堂 下一条:新闻简讯: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管理学院开展2022年上半年防震减灾逃生演练
【关闭】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57830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