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同学们参观东圳水库“新征程”规划实景图
图为师生们在东圳水库纪念馆前合影
图为纪念馆讲解员为师生讲解何为“东圳精神”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于11月30日下午带领师生80余人前往东圳水库坝区开展“传承东圳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东圳水库是一座大型水库,被称为莆田人民的“大水缸”。1958年开工建设以来,东圳水库消灭了旱灾、千年沙地,一改旧貌。东圳水库见证着莆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壮大,也见证了和谐水利、造福人民的伟大壮举和“宜居港城,美丽莆田”的柔情与豪迈。一座水库,凝结着无数人民的血汗,留下了“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绘就了“人水和谐”的生态图景。
为弘扬、传承东圳精神,本次社会实践特别参观了以“精神家园、人文景观、生态休闲”多层级精神教育为主题的东圳精神教育基地。纪念馆里展示了许多当年的劳动人民所用的工具,如蓑衣、锄头、铁锹、手电筒等,讲解员通过展馆展示品、电子银幕素材等为师生讲解东圳精神的来龙去脉,让在场师生沉浸式体验人与生态的关系变迁、劳动人民修建水库的艰辛与热情。
湖光夏日两相映,潭面风起浪拍堤。遥望赤圳山水翠,闪金盘里一青螺。承载着几代莆田人的集体记忆、乡土情怀和理想愿景的东圳精神,是党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真实写照。莆田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份规划用到底”,诠释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规律,以水利发展为抓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行水源地全方位立体化管控和保护机制,不断加强现代化管理水平,让水库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好地造福于民。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大家的党史学习能力与学习热情,同时也使同学们更加了解莆田的历史发展。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许多同学纷纷表示他们将继续传承东圳精神、不负时代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丽晖)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福州大学法学院李智教授做客紫霄学术讲坛
【关闭】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57830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