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教师发言)
(图为座谈会现场)
(图为学生代表发言)
为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优化教育教学结构细化常规管理,提升教学水平。11月16日下午,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2 #527会议室召开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中期学生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涵、《原理》教研部主任陈美容、《概论》教研部主任曾秀芳、《纲要》教研部主任康丽颖、《思法》教研部主任周虹以及《形策》教研部主任陈晨与20余名学生代表面对面开展座谈交流,倾听青年学子心声,共话课堂未来发展。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就第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提出了自己的课堂感受,并希望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多增加实践方面的内容,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代表郭含馨道:“同学们普遍觉得《概论》的知识比较晦涩难懂,作业考试更多是死记硬背,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如果在学习某个专题时,用时间线来梳理这个知识点发展和应用的情况并结合时事,可能我们会更容易消化和理解知识点”。
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代表们畅所欲言,陈培涵副院长和五位教研部部长认真倾听了同学们反馈的学情,并针对相应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就关注度极高的考试问题,陈培涵表示,之所以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的方式来计算,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关注的是过程性考核以及同学们的平时表现。他强调,希望同学们在思政课上勤观察,多思考,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对青年的价值引领作用。
康丽颖就“结合网络用语教学”的提议进行回复,虽然“内卷”这个词近期频频出现,大概意思是周围的人在比谁学习更努力。对此她表示,课堂是一个相互学习的场所,教学相长也有利于促进课堂发展。陈美容在会上指出,希望同学们能够多提意见,及时与任课老师们沟通交流。
最后,陈培涵向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教学工作的肯定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
此次座谈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生们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为今后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提供了建设性意见,极大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记者团 李玮钰 陈文晗)
上一条:学史明理•学史力行——知行合一的实践之旅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擢英中学举行思政一体化共建签约主题活动
【关闭】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57830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