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宋建晓书记、黄志源副书记现场给出指导意见
图为会议现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10月13日下午,党委书记宋建晓、副书记黄志源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现场办公会。校办公室、宣传部负责人陪同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及部分骨干教师参会。
宋建晓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内涵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推进各项工作。
一要突出铸魂育人。
抓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主阵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建设,做好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工作,将自身实践同理论知识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二要突出融合协同。
加强与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有效协同,探索和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凸显“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作用。同时,加强力量协同,从班级、社区、学院和党支部出发,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生生活,真正做到“第二课堂”全覆盖。
三要突出团队建设。
把握方向,明晰学科定位,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木兰溪综合治理研究院为重要平台,打造莆田学院特色品牌研究。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人才梯队,“人尽其才”,发挥各自在科研或教学中的优势,做到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
四要突出服务保障。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争取莆田籍高水平人才返乡建功,补齐短板,促进学院建设持续发展。联动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机制保障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黄志源指出,《意见》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标准,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引进和培养教学科研人才,增强学科建设活力,注重教师团队建设,做到专兼结合,配齐配全。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进一步打造“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精品课程。要创新优化各项机制,同各二级学院、学工部门加强联系,推动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负责人朱新华、俞国锋汇报了学院的建设成效、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培育点建设工作进度以及学科建设的具体目标举措。办公室、宣传部负责人针对马院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记者团 罗志意、郑骏航)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开展教学研讨会 下一条:我院朱新华书记作最美逆行者南日休整主题党课
【关闭】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57830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