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同学们参观“永远的旗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图片展
图为同学们参观莆田历史文化陈列展厅
图为同学们参观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厅
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4月27日下午,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们带领学生走进莆田市博物馆,开展以“不忘历史 传承未来”为主题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
进入博物馆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参观的就是“永远的旗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图片展。它在博物馆A馆二层②号展厅展出,巧妙的依据博物馆馆内的地形将路线设计成了一个环形,当我们参观完成这个展览时,恰恰也就回到了起点。在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故事相结合,形成生动起伏的故事链,“党旗昭昭 领航中国未来”、“军旗猎猎 铸就钢铁长城”、“国旗飘飘 见证伟大历程”、“高举旗帜 迈向辉煌征程”四个部分,生动讲述了党旗、军旗、国旗发展演变的过程,揭示了旗帜背后的感人故事。通过参观,同学们重温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的伟大贡献,铭记人民军队为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作出的卓越功勋,共同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辉煌征程。
接下来同学们又参观了莆田历史文化陈列展厅,蒲阳拓荒、百姓入莆、壶兰雄邑、海丝重镇、文献名邦、闽中洪流6大主题,详细地介绍了莆田从古至今的农业、手工业、交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历史。从兴化到莆阳再到莆田,这片土地不断的发展兴盛。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风之习相承成俗,莆田还有着地域特色鲜明的各种民俗。在莆田民俗文化陈列展厅中,以多种生动的形式展示着莆田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岁时节庆、耕作渔获、神祇信仰等习俗,有大屏投放的春节、元宵民俗活动录像,也有童声录播的莆田话版经典古籍,还有栩栩如生的铜像、蜡像场景:拜堂、抓周、贴春联、过尾牙等等。这些民俗文化是壶兰山水千年滋养的神韵,根植于兴化大地的历史土壤中,既是莆阳文化不绝如缕的载体,又是莆田历史厚重如山的见证,更是兴化子民世代相守的乡愁。
最后,同学们还参观了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厅。通过生动的动画长卷,妈祖林默娘的传奇人生故事慢慢的在同学们面前展开。莆田是海上丝绸之路庇护神妈祖的发祥地。妈祖信仰历经千年,由莆田和福建沿海的地方性民间乡土神升格为全国性的航海保护神,并随着华商的足迹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东南亚、澳洲和北美洲,甚至遥远的非洲等地,成为在世界范围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海上庇护神,妈祖文化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是凝聚华侨华人力量的精神桥梁,是中国海洋文明的旗帜象征,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这次博物馆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受到了历史这个老师的殷殷教导,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知道了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也了解了自己身上的时代重任,要勇做历史文化及中国精神的传承先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虹)
上一条:推进“1+N”建设 莆院马院与湄职院马院共同开展学生社会实践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1年上半年消防安全演练
【关闭】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57830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