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生平记事
· 1930年母亲被捕入狱后,他也被关进牢房。母亲牺牲后,地下党组织安排毛岸英兄弟来到上海。但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
· 1936年他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后来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
· 1946年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遵照父亲“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土改,做宣传工作,当秘书。他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 1950年新婚不久的他主动请求参加抗美援朝战斗。战场上,美空军轰炸机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凝固汽油弹。当时正在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柏林见证
毛岸英在苏联读书时正值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在学校里的他想改换自己的“阵地”,去参加战斗。为此申请了数次,但是都没有得到批准,甚至在一封给斯大林的信件里他在表达了强烈的参战意愿,信尾同时注明自己的俄文名字以及自己毛泽东之子的身份,这样仍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直到有一天,苏联的一位官员在儿童院看望孩子们,同样在场的毛岸英再次向他提出加入战场的请求,最后,还是被对方拒绝了,解释到,你是中国人,没有苏联籍,不能上战场。不过,在毛岸英的再三申请之下,毛岸英终于得到了一个参战的机会,不是在一线战场,而是在坦克部队里担任指导员,转战多地,随军队一起攻进柏林,见证了攻克柏林的伟大时刻。
劝导家书
这一封6页信纸的家书,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家书里毛岸英透露出来的,强烈的反对特权作风的行为却让人“意味深长”,因为反对特权作风之事自古有之,而当下它依然存在。那么放到当下来说,家书里所透露出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赞颂,既然值得赞颂那也必然值得学习。这一封子侄劝导舅父的家书,连着家中多人共同开导下舅父放弃了特权心思,要告诉我们的也还有包括家书承载的亲情力量在内,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极其深远我们应该及时纠正家人的错误的行为,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
(图片视频来源:学习强国)
上一条: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行到访我院座谈交流 下一条:【百年党史·人杰辈出】文武出众彭雪枫
【关闭】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57830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