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须知
一、什么是诈骗
答: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注意事项
二、诈骗类型
①短信诈骗!
短信诈骗是指利用手机短信骗取金钱或财务的行为。如今,手机违法短信息的内容越来越具有诱惑力,使人抗拒不了,更有甚者冒充银行和公安机关,冒充金融部门,利用群众对银行和公安机关的信任进行诈骗,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②电话诈骗!
电话诈骗即利用电话进行诈骗活动。电话诈骗时,犯罪分子多冒充受害人的亲戚、同学或朋友,通过套话骗取受害者的信任,现已蔓延全国,常见的有20多种诈骗手段。遇到这类情况,要三思而后行,别轻易相信对方,仔细查看电话号码, 如果号码可疑, 就一定是电话恐吓诈骗。如发现有诈骗嫌疑,应该立即报警。
③校园贷诈骗
目前“校园贷”诈骗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二是,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三是与兼职诈骗结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
④网络刷单诈骗
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兼职社会实践,实现收入,减轻家庭负担。案件诈骗分子谎称需要虚假购买物品,并给予好评,以提升网店信誉。网络刷单也就是代刷信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赚钱较快,不受地域限制,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回报。诈骗分子利用网络刷单的特点,通过QQ群或微信等途径发布虚假消息,利诱大学生网络刷单。
起初,刷单金额较低,诈骗分子及时返还报酬,赢得大学生的信任。随着刷单金额的增大,诈骗分子不会再返还本金和利息。他们会直接消失或者编造另外一个谎言继续欺骗大学生,比如网络故障、需完成指定的多重任务等,诱使大学生继续转账,直到大学生无力再转账。
网上刷信誉本身就属于违法,国家明令禁止通过虚假交易提高信用度的行为。
安全提示
三、如何预防诈骗
①六个一律
1. 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 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 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掉;
4. 陌生短信,让点击不明网址链接的一律挂掉;
5. 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链接一律是诈骗;
6. 一提到安全账号的一律是诈骗。
②十个凡是
1. 凡是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骗子;
2.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骗子;
3. 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都是骗子;
4.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和转账的,都是骗子;
5.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6. 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骗子;
7. 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检查的,都是骗子;
8. 凡是叫你登录网站查看通缉令的,都是骗子;
9. 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都是骗子;
10. 凡是,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骗子。
总之就是不要认为自己不会被骗,而要保持谨慎,冷静思考,这样才能有效预防诈骗
(来源:网络搜集/陈小玉)
上一条:百年党史 | 优秀读物推荐(教师篇) 下一条:扫黄打非我们在行动
【关闭】
版权所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院办地址: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楼532室| 院办电话:0594-2657830 | 电子邮箱:ptxyskb@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