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翁若平和林国平共同揭牌。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丹怡 摄

图为与会领导嘉宾合影。工艺美术学院 林怡晨 摄

图为翁若平致辞。 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丹怡 摄
12月3日上午,第八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莆田学院紫霄校区图书馆一楼大报告厅开幕。
莆田学院党委书记翁若平、副校长刘明华、校纪委原书记姚志平,福建省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林国平教授,莆田市侨联副主席郭立红,莆田市台联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龚健,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叶远飞,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副董事长吴国春,莆田妈祖文化研究院代表黄志霖等参与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刘明华主持。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专职副会长郑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赵笑洁,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台湾妈祖文化研究协会理事长蔡相煇通过视频致辞。
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除了莅临现场的专家学者,还有来自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120多位通过线上参会,共同交流研讨,将妈祖文化与推动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和提升妈祖文化的当代价值,促进妈祖文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开展深层次的国际合作。
翁若平指出,莆田学院要承担传承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的重任。一是举全校之力开展妈祖文化研究,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专门研究妈祖文化的学术机构——妈祖文化研究院,聚集了一大批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二是学校连续七届开设妈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新增新闻传播硕士学位授权点,初步形成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创办学术刊物《妈祖学术研究》,扩大妈祖文化研究在学界和业界的影响力。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深化开放合作,推进协同创新,推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郑平在致辞中表示,莆田学院立足地域、人文优势,深入开展妈祖文化研究,分别在2005年成立研究所、2008年成立研究中心、2012年成立研究院。坚持聚焦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妈祖文化研究;以妈祖文化为桥梁,推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挖掘妈祖文化在新时期的新内涵,开拓妈祖文化,联络两岸相亲的新形势。在今后的活动中,将进一步扩大妈祖文化在两岸,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
赵笑洁通过线上视频会议致辞。她指出,妈祖文化蕴含的海洋文化特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传承和弘扬其仁爱、和平、正义、勇敢、自由、多元、包容、共赢的精神,充分利用好以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为龙头的妈祖文化研究平台,整合国内外研究力量,加强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妈祖文化展示与传播的渠道途径,提升妈祖文化研究的理论水平,推动妈祖文化研究向系统性纵深性发展。
张树庭表示,妈祖文化传承发展千余年,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人文交流,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心灵相通。要运用好妈祖文化的资源,将它蓬勃的生命力转化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促进世界文明交融贡献力量。中国传媒大学会将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加强跟莆田学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妈祖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切实增强妈祖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打造力,讲好妈祖故事。
会上,林国平和翁若平共同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科研基地•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揭牌。该科研基地将着力推进妈祖文化研究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明互鉴、民心交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幕式后,林国平担任大会主旨发言主持人。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支平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潘祥辉教授,台湾 “中研院” 民族所所长张珣教授,日本京都文教大学潘宏立教授,天津南开大学侯杰教授,台湾中合科技大学张桓忠教授,莆田学院商学院林明太教授先后在大会上作主旨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通过线下、播放发言视频、视讯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分别就妈祖文化交流与海外华侨认同研究、妈祖文化传播与在地化研究、妈祖文化与艺术传播、妈祖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妈祖文献史料与研究、妈祖文化综论等议题作交流探讨。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莆田学院、福建省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妈祖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福建省高校新型特色智库、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等单位联合主办。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莆田妈祖文化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妈祖海洋文化研究分会承办。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