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村长邹富强和实践队员前往红军洞回来后的合照 莆田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媒体中心 陈静莹 摄

图为红军洞石碑 莆田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媒体中心 陈静莹 摄

图为村长邹富强向实践队员介绍红军洞 莆田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媒体中心 陈静莹 摄

图为烈士陵墓保护碑 莆田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媒体中心 苏其禄 摄

图为实践队走入党员会议室遗址,林长春为队员们介绍 莆田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媒体中心 苏其禄 摄

图为实践队员在红军洞合影 莆田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媒体中心 陈静莹 摄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新闻网讯 7月22日,莆田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初心如炬,星火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分别前往漳州市华安县高安镇平东村的红军洞、平和县安厚镇安厚村的烈士陵园,回顾革命道路,缅怀革命先烈。旨在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传承和弘扬先辈革命精神,珍惜当今的美好生活。
清早,去往华安县的实践队员们铆足力气攀登高山抵达红军洞,身临红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寻访先辈走过的足迹,倾听当地村民讲述革命故事。红军洞的得名源自于邹天保和邹天水两人,两位革命先辈曾经以此红军洞以及周边为根据地开展革命活动。当地村长邹富强告诉队员们:华安县文化文物部门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的原则,打造红色文化传播高地,让红色遗址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延续红色血脉”的基石。
另一部分实践队员则是前往平和县安厚镇安厚村,跟随当地党员林长春一同参观了烈士墓,探寻了党员会议所和九十九厝。林长春向队员们讲解了关于烈士墓背后的故事,让队员们了解烈士们的革命事迹。林长春表示当地政府对烈士墓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党员们都会来扫墓祭拜,缅怀烈士。据了解,党员会议所曾是改革开放初期党员的会议场所,九十九厝里的居民们个个民风淳朴,忠于党,拥护党员。林长春感慨道:“中国共产党能有今天的好成绩,是无数党员不懈努力共同奋斗出来的”。
此次活动让实践队员们深刻了解到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史,实践队员黄建泉表示:“他们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现在虽是二十一世纪,但我们仍要弘扬革命先烈不朽的英雄精神。”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媒体中心 郭达鹏 苏其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