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护理学院红十字养老志愿服务队开展养老志愿服务活动
护理学院新闻网讯 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这一殷切期盼,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民生、民情,7月5日—8日,莆田学院护理学院红十字养老志愿服务队前往莆阳医院、阔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拱辰街道玉湖新城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开展一系列养老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健康养老,致铅华岁月,暖心系桑榆
7月5日上午,莆田学院护理学院红十字养老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走进莆阳医院开展志愿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带领老人一起做手指操,促进血液循环。游戏互动环节,通过纸球杯子等小游戏调动老人积极性,用陪伴传递温暖,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养老院。此外,志愿者们还和老人合唱了歌曲《酒醉的蝴蝶》《最炫民族风》,为养老院的老人们送上真挚的祝福,学子们青春洋溢、自信向上的精神面貌博得老人们的微笑和掌声,现场氛围其乐融融。志愿者们和老人们亲切交谈,俯身倾听老人们的心声和故事,与老人们合照,留下属于他们之间的美好回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青年学子走出理论知识,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让老人感受到温暖与陪伴,传承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图为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合唱现场)
(图为志愿者带领老人们做手指操现场)
红色助老,忆峥嵘岁月,享多彩生活
跨越时空传承红色精神,7月7日上午,莆田学院护理学院红十字养老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于阔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老党员共忆党史,共话初心,在交谈中,志愿者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我们将以老党员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事迹为榜样,拿好‘接力棒’,跑出‘加速度’,贡献青春力量。老党员也对我们新时代青年寄予厚望,表示年轻人应以学业为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断实践积累经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闲话家常,传递温暖。志愿者们用行动关爱老人,有的同老人们聊家常,关心他们的生活作息、身体状况;有的向老人们学习太极八段锦等,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志愿服务活动在亲切的交谈陪伴中落下帷幕。“你们什么时候再来?还会来吗?”临走之时,爷爷奶奶拉着志愿服务队同学的手仍然紧紧不放。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担当是最好的传承,学史力行,红色助老。据悉,下一步,莆田学院护理学院将继续提升学生志愿服务的实用性和多样性,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图为老党员与志愿者分享经历和心得现场)
(图为志愿者向老人学习太极八段锦现场)
智慧助老,跨数字鸿沟,科技暖桑榆
7月8日,志愿者们走进拱辰街道玉湖新城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向老人介绍智能手机的基本结构、按键及功能,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微信拨打视频电话和线上支付等当今日常生活中手机常见的使用方式及其中常见的诈骗手段,在保证老人们跨越数学鸿沟时,提高防诈骗能力和意识,守住“养老钱袋子”。在授课结束后,志愿者们还为老人们表演手势舞《感恩的心》、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和老人玩了套圈、冰壶、下象棋等互动小游戏,分发了绿豆汤给老人。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尊重老年人在“快时代”背景下保留“慢速度”的权利,在数字时代的新征程上,一起打破“数字鸿沟”,让科技点缀桑榆之情,让机器怀有人文关怀,助力老人享受丰富多彩、心情开怀的晚年生活,为社会公共服务裹上更充分的人性化底色。
(图为志愿者为老人介绍智能手机的基本结构、按键及功能)
(图为志愿者们和老人们一起玩冰壶小游戏)
爱老敬老,青春奉献。在本次志愿活动中,青年学子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青年学子敬老爱老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创建和谐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贡献青年的力量。
(图为护理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队合影)
(通讯员 护理学院谢怀钰 温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