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新闻网讯 为弘扬妈祖精神和宣传莆仙非遗文化,7月7日上午,莆田学院护理学院“非遗润童心”文明实践队赴莆田市涵江区萝苜田“党建+”邻里中心,开展了以“传莆仙非遗,颂妈祖文化”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帆船头、大海裳,红黑裤子保平安”。这是妈祖故里湄洲岛当地女性的传统装扮,而“帆船头”妈祖鬓,相传为妈祖所设计,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现场伊始,实践队的两名队员以一袭“湄洲女”特色服饰装扮亮相,让现场20名孩子眼前一亮。“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宣讲团成员童瑾借妈祖民间传说开启了妈祖文化的起源介绍,在对“湄洲女”服饰和头饰的解说中,向小朋友们宣传了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及“平安、和谐、包容”的文化特征。
(图为活动现场妈祖文化宣讲 通讯员 潘妍莹 摄)
“打竹板,响连天,莆田妈祖来显仙……妈祖非遗永承袭,文化自信代代传。”铿锵有力的快板在萝苜田“党建+”邻里中心上空悠悠回荡,简洁押韵的词汇搭配节奏鲜明的快板,蔓延在小朋友们口中,也吸引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评选观光团成员们的驻足观赏。轻脆的快板声,述说着妈祖文化的深远,唱出了妈祖精神的大爱。
(图为评选观光团驻足观赏交流 通讯员 潘妍莹 摄)
继而,实践队成员们带领小朋友们用手中的毛笔,完成极具特色的原创“湄洲女”卡通形象设计卡片图案的彩绘,沉浸式体验妈祖文化,感受莆仙非遗的独特魅力。
“来来来我来喊赞句,你们大家齐喊好……同心共圆中国梦,真抓实干齐努力;民族复兴国家旺,好事喜事节节来。”活动尾声,宣讲团成员翁佳萍口喊极具莆仙地方特色的“莆仙赞句”,以特有的方式向在场的孩子们宣讲莆仙非遗妈祖文化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小朋友们一声声跌宕起伏的“好”中,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图为活动现场集体合影留念 通讯员 潘妍莹 摄)
“我们举办的不仅是一场传播妈祖文化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借此让妈祖文化‘活出精彩’,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芬芳,让孩子们增强文化自信,将莆仙非遗代代延续。”实践队指导老师陈晓婧说道。
(通讯员 护理学院 康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