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给晋江人的情书

发布日期:2023-11-27

护理学院新闻网讯 晋江是一处人杰地灵,敢于拼搏的地方;是包涵亲切、温情,触动人心的地方;是我最惦念着的亲人。

“我等你来”

再熟悉不过的《致爱丽丝》铃声一起,触发开关似的响起一系列窸窸窣窣的声音,是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小学生们。“安静”老师怒喊着,下一句的“我还没说放学,吵什么吵”还未脱口而出,已经吓得同学们不敢一动。终于,在不耐的等待下,如获赦令般的“放学”,以某个同学为爆发点刹那间人声鼎沸。

我也不例外,快速收拾好书包,和小伙伴们相伴着前往校门口等待家长接送。照着往常,刚走出校门,我便拿出小灵通播响妈妈的电话,好几次响铃过后,电话才被接起。“喂,妈妈,我放学啦!快来接我喽,我在老地方等你来。”满是稚气的声音从口中蹦出,而电话那头也给出了满意的应答:“好啦好啦,妈妈马上就来。”抱着对回家的期望,我开始在校门口耐心等待。

可是,小伙伴们都陆陆续续被接走了,最后,又只剩我独自一人在等待。我开始给自己打气:再有十分钟,妈妈肯定就来了。就这样自我打气下,十分钟过去了,然而,熟悉的身影依然没有出现。“再等三分钟,没来就再打一遍电话。”我略带幽怨的想着。

无聊的等待中,我在周围找了块石头坐着,打开小灵通里唯一可以打发时间的单机小游戏——俄罗斯方块,三局冗长的堆叠下来,时间已经过去不止三分钟了,但是!妈妈还是没有来,一瞬间,委屈交杂着愤怒,我再次播响了妈妈的电话,电话刚一接通,强忍不住的质问脱口而出:“不是说马上就来了吗?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来?离放学都快过去一个小时了!”“刚才有客人来了,晚了一点,妈妈现在在路上了,快到了快到了啊”无力的安慰在耳旁诉说着,一并传入耳底的还有其他人的说话声。“分明就还没有出发,说什么在路上,骗人!”我满是怒气地暗骂道。粗鲁地挂断电话,我打开书包拿出作业,烦躁地写着,时不时望向路边。

不知又过了多久,那个专属于妈妈的刹车声钻入耳畔,诱得我抬起头,不出所料,是前来接送的妈妈。我磨蹭地收拾好作业,尽力用高高翘起的嘴唇装饰着我的不满,以哼声来宣泄情绪,却被妈妈一声“回家喽!”打败得淋漓尽致。

回到家里,放下书包,趁着还没有到晚饭时间,我习惯性的撒开丫子,开始在这仅用石砖堆砌围成的大院里玩耍嬉闹。房子虽旧,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晚风吹过,连廊里未关紧的门窗会发出“哐哐”的回响;雨天来临,是用铁桶接水发出的“嘀嗒”声响;阳光遍及,大院里的小黄花也“沙沙”冒出新芽……

 

(早年间的晋江样貌,照片来源:泉州晚报)

  “我可以的”

“我们要建新家啦!”吃饭中的爸爸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真的吗?什么时候?”一连两句问话无不彰显着我的惊喜,“等这个月底我们把老房子的东西清空后,就开始拆了”,妈妈在一旁边夹菜边回话。“好快,那我要开始整理我的东西了”“你那些东西该丢的丢,别留一些没什么用的,还占地方”,“知道了知道了”,“还有那个……”

建新房的话题随着吃饭的结束就这么层埃落定了,饭后难得有些清闲,便提议到五里桥进行夜间散步。伴着晚间的微风,感受着脚下并不平整的石桥,和爸爸妈妈诉说着学校里浅小却有趣的事,是满足又幸福的享受。饱经风霜的五里桥在那一刻是寂静的,昏暗的,桥上依稀能见到两三个人在走着,虽然略显凄凉,但五里桥一直都在那默默自己地坚守着,坚守着沟通桥头两处的枢纽之责,鼓舞着人们生长出勇气。

隔天的清晨醒来,我穿着拖鞋走出房门,家中早已只剩我一人,我跑到爸妈房间里,踮起脚尖拿下挂在墙上的座机,播打妈妈的电话,等待许久,电话那头传来的却不是亲切的声音,而是冰冷又正式的:“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通,请稍后再拨……”,不想放弃的我又重新拨打了几次,每次是重复的回复,难掩的失落尽显满脸,我无力的将电话放回原处。

旧未进食的肚子开始唱响反抗歌谣,无奈得只能到厨房觅食。来到厨房,首先望向电饭煲的周围,饭勺放在了碗中,“电饭煲里有煮饭!”我高兴的下着结论,快步从碗柜里拿出碗和筷子,满怀期待地打开了盖子,是白粥。我小心的用饭勺装着早饭,将盛满的白粥放到饭桌上,习以为常的走到灶台,打开锅盖。满怀信心的以为锅中有配粥小菜时,空荡荡的锅底写满沮丧,我又翻找了可能放置小菜的地方,空空如也。

“叮铃铃!”是房里的座机响了,我赶忙跑去接起电话,“喂,囡囡啊,今天早上妈妈出门急,还没来得及炒菜,你看看冰箱里有没有可以吃的。”“好,我可以自己炒菜的。”匆匆挂了电话,我满怀着做菜的决心和常常看妈妈做饭的信心,重回厨房。

在冰箱里进行一番收刮后,我决定煎个蛋来鼓励自己。经过打蛋,搅拌,开火,下锅,煎蛋,调味到最后的蛋熟出锅,一番捣鼓下来早已汗流浃背,却也抵挡不住自己做成的煎蛋的吸引力。我端出做好的煎蛋,拿些筷子品尝着这一份独特的煎蛋,不知是饿的缘故,还是因为是自己做的,竟也觉得异常美味。

 

(早年间的五里桥,照片来源:东南网泉州频道)

“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我放下书包说道,刚准备坐在沙发上,就看见妈妈从厨房端着一碗玉米排骨汤出来,“快去洗洗手,过来喝汤,今天炖了你爱喝的汤。”“好,我马上来!”话没说完我已经洗好手来到饭桌上。还是熟悉的味道,每每在学校里吃了一周食堂,回到家里喝着排骨汤才觉得对胃。

喝过汤后,我总喜欢跑到新房间里,懒懒地躺在床上翻看着东野圭吾的小说,然后不知不觉的睡了过去,慵懒却舒适,平凡却温馨。再次醒来时就是吃晚饭,一家人难得的聚集时间,聊着这周内各种新鲜事。“待会吃完饭,我们要去五里桥散步,你要跟我们一起去吗”爸爸突然问着我,“还是五里桥吗?”“对啊,现在五里桥在建成公园,环境也很好,我跟你妈妈每天吃完饭都会去散散步”“好啊,我也想看看现在的五里桥了”。

一心想要探索五里桥新面貌,不多时已经吃好饭,准备就绪了。刚到达五里桥,这里已经与过去大相径庭,新的停车场,入口处扩建了广场,来来往往的人群多在为它的改变而惊叹。桥的入口处好像暂时被封起来,原因是桥中段终是弯下腰身,坍塌了一块,正在加急巩固。我们就绕着围桥建成的公园线路散起步来。

一路上,我满怀好奇地打量周围的一切,偶然间看到小道两边的绿树上挂着写有“某某人的捐赠树”,我诧异道:“这些树都是大家捐赠的吗?”“嗯,晋江的人们情寄着五里桥,挂牌的初衷是让那些对五里桥的建设有贡献心的人们,可以留下一份纪念,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爸爸耐心的为我解惑着。“确实很有意义,近年来的晋江都变得更好了。还有这样每周能到五里桥走走的感觉真好,我也要约定好每周都来。”画面的定格是一家人漫步在优美的小路上,热闹地快乐着。

 

(近几年建设后的五里桥,照片来源:晋江文化旅游网)

“我想你了”

又到双十一购物节,计划着各样的物品、衣服,不可避免的还有鞋子。挑选的过程中,偶然看见和小时候一双很像鞋子,不由得感慨着经济的发展,连购买都变得简单起来。

偶然想起,建房那时候,我是在上学时和奶奶住一起,离学校近,可以自己上下学,等到周末就回到爸妈那。一个冬天,忘记那天是周二还是周三的早上,刚起床,眼睛迷迷糊糊地看着脚下的两双鞋,一双是看着就极御寒的小凉鞋,一双是鞋底快要分家的运动鞋。一番关于冷热的考量过后,抱着“只要小心走路,就能不被看出鞋底有问题”的小心思,毅然决然的穿上了濒临分家的运动鞋。挺过了上学路,已经觉得成功一半而开始庆祝的我,殊不知,最大的难题在后头。

略带困意度过前两节课后,课间操的进场曲照例响起,顿感不妙的我倏地被激醒,“完了!”一瞬间的想法从:鞋底不保,跳跃活动被看到半敞肚皮的鞋底会有多尴尬,变成:我该用什么样的理由向老师请假不参与此次课间操等等。可惜,还没付出行动,就已经被迫到达行刑点,各种各样的祈祷声在心底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气势。“屋漏偏逢连夜雨”还没到跳跃环节,先被后位同学不小心的踩脚事故,让我的鞋底提早出家。不知名的羞愧红的满脸,强惹着掉眼泪的委屈,顶着老师的严肃表情,跳跃环节的广播操无奈变成了原地假跳。自以为天衣无缝的隐藏鞋底问题,终究是被老师看到了,只是当时的我并不知情。

中午回家的路上,我汲着鞋底,稍显疲惫地想着:总算要解放了,不用再看鞋底脸色过活了,中午回去就换鞋!下次不会冒险穿这样的鞋子。回到家里,提着分家的鞋底上了楼梯,映入眼帘的不是奶奶那佝偻的背影,而是坐在椅子上望着我的妈妈。“你们老师说你的鞋底掉了,但还在坚持穿着,我带你去买双新鞋子吧!”妈妈开口对我说了第一句话,一时间的惊喜和委屈蹦入心头,我无措的应答着好。

吃过午饭,我坐上的妈妈的新换的电动车,向着鞋店出发。再次回到家中已经换上新买的小鞋子,我激动的来回走到,“下次有什么需要的及时跟妈妈说,不要为难自己。中午去午睡一会,下午妈妈载你去上学。”妈妈过来摸了摸我的小脑袋,我乐颠颠地点了脑袋,转身跑去午睡。

回忆是诱惑的果实,引诱人们不断品尝;思念是埋伏的微风,吹得无声却绵长。抑制不住的思念,迫着我播响了烂熟于心的号码,电话接通的一秒,是冲破牢笼的思念洪水,“妈,我想你了,想回晋江看看了。”我努力咽下早已涌上喉咙的哽咽,缓缓地吐露着心底的秘语。“想家了就回来看看,妈也想你了”电话那头是心心念念的回音。

 

“晋江经验”提出后不断发展的晋江样貌,照片来源:新浪新闻)

重温着我平凡生活里相似却又不相同的片刻,感恩每分每秒的被赋予的家的温暖;感念在“晋江经验”的提出下,晋江人民团结着不断发展,让晋江再次焕发生机;也致谢着晋江的每一位人,每一处地方,每一种情谊……

(通讯员 护理学院颜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