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青年力量,志愿力行:这是我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 时间:2021-11-24 点击数: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从灾后重建再到志愿抗疫,这短短的两个多月一直在志愿的路上,累的同时我仍觉十分自豪。”这是管理学院人力192王富全受访时的心得。


  亲身历险,白鞋成泥鞋


7月20日,河南遭遇特大暴雨,身处洛阳市偃师区山化镇忠义村的王富全在经历了两天的断水断电断网的“失联”状况后,才终于打开了手机,消息栏的弹窗是一条条涌入的灾情信息和亲朋好友发来的问候。“当时雨水很猛,加上停水停电,笼罩在黑暗中的我整个人都是懵的状态。我难以形容暴雨后外面的场景,庆幸的是我们这里受灾情况不算严重,但是刚出门时,我放眼只看到一片泥黄的街道,上面的淤泥比膝盖还高。”这是王富全作为亲历者的直观感受。


为了恢复道路通行,忠义村村委会紧急组建了志愿服务队,身为一名预备党员,王富全义不容辞地加入其中,合力清理村内道路淤泥和312省道上的树木、石头等洪流堆积物;并协助受灾调查工作,挨家挨户将村里所有受灾的房屋信息上传到统计危房灾房的系统程序中,为家乡灾后重建工作贡献力量。看着照片上裹满泥巴的白鞋,王富全笑着说道:“多洗两遍就干净了。”


图为王富全同学在清理道路淤泥。


  家乡防疫,严把村口关


7月30日,刚刚承受了洪灾的河南再次面临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为了配合村里防疫工作的开展,王富全主动请求加入由村委会组建的防疫突击小队,在村口轮班把守,测量出入村民的体温、核查一卡一码和疫苗接种情况、登记出入者信息等。王富全向笔者解释了具体情况:“当时的疫情爆发点距离我们镇挺近的,洛阳市疫情防控中心对我们这边的防控抓得极严。村民也积极配合居家隔离,出行也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佩戴口罩,登记信息。”之后,王富全也辅助山化镇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打电话的方式协助通知镇上居民参加核酸检测并制作核酸检测花名册等。


“在疫情防控时期,贵校学子王富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加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并出色完成任务,用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敢担当、能担当的风采。”为表感谢,山化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特代表山化镇人民发来感谢函,向王富全及莆田学院致以诚挚敬意。


图为山化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致莆田学院的感谢函。


  突发疫情,勇当校园“白衣卫士”


9月10日,福建莆田突发疫情,学校也面临着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校以多种形式组建校内疫情防控青年突击小分队,广泛发动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15日,作为校应急小队的一员,王富全踊跃加入到临时观察区的楼栋值班组,为临时观察区的学生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确保工作在安全的基础上开展,14日下午,经过专业培训后,王富全同其他成员一同搬进了临时观察区。“这10多天以来,我主要负责早上7点至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主要职责就是配送早、午餐以及其他生活物资、协助接取热水、临时搬运桶装水、协助接待留观人员等。”王富全同学向笔者简单介绍了在这期间的工作。


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时,他斩钉截铁答道:“印象最深刻的那肯定就是穿‘暴汗’服了!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白色防护服,当初只是在手机上看到那些医护人员脱完防护服后汗如水倒,但是自己穿过才知道原来那一点也不夸张,这种天气穿着十分闷热,才几个小时我就已经感觉汗水都堆在里面,十分难受,难以想象那些一整天都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会有多么的煎熬,不过,这大概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了吧。”


图为王富全在搬运物资。

图为王富全身着防护服协助核酸检测。


“能够为学校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深感荣幸,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在一线战‘疫’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艰辛。无论是此次莆田疫情,亦或是在河南时的洪灾、疫情,这两个月的三段经历,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党员志愿者挺身而出,见过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我很自豪自己一直在志愿的路上,这也是自己身为时代青年,不辱使命与担当的一种体现吧!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够跟朋友们一起出去吃顿烤鱼!”王富全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和自己的小小愿望。


从防汛救灾到志愿抗疫,两个多月的时间,大多数人的所见所感都同王富全一样,无论身处在何方,是疫情或灾情,总会有无数白色和红色的身影团结齐心凝聚力量,牢牢守住这长明的万家灯火,而青年力量正逐渐成为主力军,勇展敢担当、能担当的时代风采。


(管理学院记者团 陈国庆)

邮编:351100 校办电话:0594-2692440(学园校区)0594-2671122(紫霄校区)传真:0594-2697878

学院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学园校区)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紫霄东路2121号(紫霄校区)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莆田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