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网站公布2017年竞赛成绩,莆田学院参赛队取得优异成绩,共有9个参赛队获奖,其中荣获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五项、三等奖(successful participant)四项。这是莆田学院学子首次参赛MCM/ICM获得佳绩。
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科技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本次参赛取得优异成绩,彰显了莆田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也是莆田学院学生科技竞赛迈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是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该项竞赛始于1985年,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COMAP(the Consortium for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主办,得到了SIAM,NSA,INFORMS等多个著名组织的赞助。MCM/ICM着重强调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原创性、团队合作、交流以及结果的合理性。
2017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全球网络通讯竞赛,来自全球五大洲上万支大学生队伍参赛,其中包括来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中国的参赛队伍主要是985及211高校。
MCM/ICM竞赛是全英文国际竞赛,难度极高,数学学院阮其华院长带领相关指导教师及参赛队伍的同学们放弃了寒假,从1月中旬寒假一开始就集训。从竞赛规则、英语学术论文检索阅读写作、历次竞赛优秀论文的阅读理解掌握、真题练习到模拟竞赛的全程集训,整个过程非常艰苦,最终在1月24日完成集训任务并达到竞赛要求。
2017年参赛时间从1月20日上午6点开始至1月24日上午10点(美国东部时间:1月19日—1月23日)结束,历时100个小时。同学们在四天时间内,从选题、对考题涉及的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和求解,对结果的合理性、模型的正确性、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给相关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用流畅的英文写出结构清晰、结论明确的研究论文。